嬉水游泳是许多市民夏季消暑的不二选择。有着好山好水的衢州,加上多年来“五水共治”带来的斐然成果,让家门口的河变得可亲、可游。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能游却不敢游”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困扰。
面对老百姓的亲水需求,衢州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让野游变为“野能游”?如何让百姓从怕水到亲水,从不敢游到放心游?
好山好水 成就天然浴场
傍晚的龙游县湖镇镇溪底杜村,村民纷纷涌入社阳溪公开水域泳场游泳。四条红、白、蓝、黄相间的分水浮排,以及专业的水上运动设备漂浮于河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城市的专业游泳馆。
群众能放心野游,得益于在衢州全市域实施的“安全亲水”场所提升工程。
今年年初,衢州市政府专门印发《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将“安全亲水”场所提升工程列入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同时,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体育局设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态化落实防溺水工作。
在“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人民福祉”2023年衢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市体育局公布了2023年度“1213”计划,即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50米标准游泳池、2个25米游泳池、1个公开水域游泳场所和3个拆装式游泳池。
目前,全市公共游泳池完工14个、正在施工4个,公开水域游泳场所已完工并开放6个,拆装式游泳池完工13个、处于项目采购阶段5个。此外,全市对外开放(含新、改建试运行)泳池72个,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玩水、乐水需求。
完善机制 保障“活水长流”
记者了解到,“安全亲水”场所的建设,不仅仅是在河道上增设分水浮排那么简单,要做的工作其实并不少,包括平整河床、处理杂草、增设救生员、设立岸上服务中心和警示标志等诸多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
自从被纳入“安全亲水”工程后,柯城区石梁镇的蒋家新堰旁建起了更衣室、急救室、淋浴间等,周边水域设置了防护网,划出5000平方米的游泳区域,并配备了专业救生人员,为游泳者做好保障工作。
江山市虎山街道石坑湖游泳基地,由原来的废弃采石场天然形成,原先的碎石路如今变成了石板路,露天换衣区变成了精致板房,成为广大游泳爱好者的好去处。
随着庞大的山水资源逐渐成为游泳爱好者的天然运动场所,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成为了“安全亲水”场所平稳、长久运行的重中之重。
衢州市将“安全亲水”场所建设纳入市县两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主要用于游泳场所建设、应急救护和防护设备设施、安全巡逻服务等板块。此外,由市政府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资公司和社会力量参与游泳场所的建设和运营,积极培养专业化的体育场馆、公开水域游泳场所运营团队,通过各项支持措施,让人们下水放心、游泳安心。
全面铺开 防溺水安全网
面对状况不明的野外水域,除了完善的机制保障外,衢州市从提升市民防溺水意识、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开设日常游泳教学课程等方面入手,从根源上杜绝溺水隐患。
在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班主任们到了暑假也没有闲着,而是绷紧了安全弦。他们充分利用微信群,每日推送防溺水安全预警信息,并对居住于河流、池塘、水库等公开水域附近的学生进行摸排登记、重点监测,防溺水工作有的放矢。
衢州市通过签订防溺水承诺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对青少年强化“六不准”,持续面向全市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防溺水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共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34万余份,发送提醒短信90余万条,刊发有关报道220余篇,防溺水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
为从根本上加强青少年防溺水能力,衢州市将游泳项目纳入体育中考选考项目,对中小学毕业生游泳成绩提出硬性要求,小学毕业生100米游泳成绩要达到3分30秒,初中毕业男生要达到2分40秒,初中毕业女生要达到3分,促进中小学生游泳达标全覆盖。
提升专业能力,也是防溺水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衢州全面加强防溺水宣讲员、救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防溺水知识培训1768场次,培训救生员185人、游泳教练员47人。全市26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已100%开设防溺水应急救护课程,衢州一所公立高中毕业生100%取得应急救护证书。
通过疏堵结合、完善机制、提升能力,衢州市从源头上减少了溺水事件发生,为广大群众建立起了更安全、更放心的亲水环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