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比赛看的是健美的体格,残疾人比赛看的是不屈的灵魂。孩子如果懂了这句话,对体育与人生的理解也就有了进阶。
这几天,潮新闻一篇《把课堂搬到亚残运会赛场,杭州小学生上了最好的人生一课》,引发热议。
有网友留言:体育比赛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信念。
这种感受,对亮相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现场的童声合唱团成员来说,多年之后再回忆起这堂课,依然会暖暖的。
学会了手语
也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我们一起追着光,向着胜利的方向,我们一起追着梦,笑看征途万里长……”
这群孩子在朋友圈刷屏了。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支合唱团由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组织,杭州少儿艺术团合唱团、主持朗诵团的49名团员与来自上城区“钱江之星”少儿合唱团、杭州滨江实验小学和台州残联合唱团等100多位孩子参演。
在10月18日的亚残运会第一次全要素彩排时,潮新闻曾经路过这间演员休息室,发现和其他休息室不同,这些少儿合唱团的队员们正在利用碎片时间看书写作业,并没有被嘈杂的排练影响。
“除了排练,孩子们还要趁着间隙抓紧学习,作业都是随身携带的,作业和打卡一次都没落下。”吴雁还跟潮新闻记者透露,开幕式前,后台还码着孩子们的书包。
吴雁是上城区“钱江之星”少儿合唱团的指导老师,她说因为要和听障孩子一起合练,最难的还是学习手语动作。
“不仅要学会手语,还要整齐划一,做得像舞蹈一样(整齐),这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容易。”吴雁说,43天的排练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让老师们感动。
开幕式结束之后,吴雁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从选拔到演出,151天!这将是孩子们童年里最闪耀的回忆。非常幸运,你们的童年里有我的身影!感谢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师。”
能有机会参加家门口的亚残运会开幕式,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人生最好的一堂课。
合唱团成员蔡莫尘是杭州天杭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开幕式结束之后,他兴奋地和合唱团的小伙伴们来到舞台中央,拿着金桂花环合影留念。那一刻,是演出结束之后的如释重负,也是人生前行的不竭动力。
“开幕式结束之后,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了这43天的经历,不管对孩子还是老师,都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上城区“钱江之星”少儿合唱团常任指挥李归阳说,孩子们学会了手语,也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语言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们一个新的世界。”
送给女儿的一束花
她转手送给了老师
短短的三五分钟亮相,背后看不到的是汗水和付出。这一点家长们最有体会。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已是深夜11点。周先生和妻子等候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迎接凯旋的女儿。夫妻很有心,精心准备了一束花,要送给女儿。
“但是让我很感动的是,女儿在接到花之后,她转手送给了杭州少儿艺术团合唱团的老师,老师更辛苦。”周先生说,那一刻他热泪盈眶,感觉女儿长大了。
周先生的女儿周璟莹,就读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四年级。“小小的个子,大大的能量,虽然直播画面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点,为孩子们的表现骄傲。”周先生说,这段时间合唱团的相处,让女儿收获了友谊,得到了成长,也明白了亚残运会的意义。
这个金秋十月,对这些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成长,也让“残健融合、携手同行”的理念成为一种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