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河南大姐陶花和丈夫吴荣建来杭州,和在杭务工的儿子一家团聚。
儿子平时在西湖景区上班,夫妻俩原本是想来杭州帮小辈带带孩子的。
可现在年轻人带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陶花和吴荣建没能帮上忙,但也不想就此回老家,那样离儿子太远。
记者 施雯/摄
为了留在杭州,夫妻俩也尝试着找过工作,但因为年龄太大,工作确实不好找,陶花和吴荣建就到了租金比较低的临平开发区讨生活,从此过上了租房、摆摊的杭漂生活,如今一晃7年过去了。
街头流动摊贩多,城管请你来摆摊
从杭州武林门驱车1个小时,27日晚,记者逛了一个很特别的夜市,位置在临平星河路塘南茗苑小区超市门口。
短短不到200米的沿街人行道上,摆着近50个小吃摊。
记者 施雯/摄
夜市小吃街10月刚开张,来摆摊的都是过去街上的流动摊贩,这里是属地政府联合城管部门设立的临时便民销售服务点。
城管部门通过督促摊主办理健康证,服从政府监管,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让过去马路上的流动摊贩,能在这里安心摆摊,陶花和吴荣建就是记者在夜市上认识的。
单份小吃的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陶花的夜宵摊,卖的是手工水饺和砂锅煲,吴荣建的摊位,卖的炒面、炒粉和炒饭。
记者 施雯/摄
夜市的营业时间,是每天晚上6点到凌晨3点,生意好的时候,陶花和吴荣建的两个摊位,一晚上能卖出去六七十份小吃,夫妻俩一个月摆摊的收入大约是1万元,对这个业绩,陶花非常满意。
这对河南夫妻,以前是星河路上的流动摊贩,每天傍晚蹬上三轮车,从五公里外的出租房小区出发,赶到塘南茗苑门口菜场的停车场摆摊。
塘南茗苑是拆迁安置小区,属于临平东湖街道康达社区,社区人口15000人左右,位置在工厂集中的临平开发区板块,社区的流动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两倍之多,在这里租房的都是打工人。
上了一天班,很多人下班回家,喜欢在路边买点吃的,塘南茗苑菜场门口的流动小吃摊,就是这样形成的。
马路游击7年,河南摆摊夫妻安“家”
陶花和吴荣建的摊位上,每天会用荤素十来种食材,都是早晨9点吴荣建去家附近的农贸市场采购的。
丈夫买菜回来,陶花就开始准备夜宵摊需要的半成品食材,蔬菜洗净切段,面条、米粉煮好晾凉,大排、红烧鸭腿……一直要忙到下午两三点。因为价格实惠,味道也不错,摆摊这些年,夫妻俩的摊位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老顾客。
记者 施雯/摄
不论风吹雨打,摆摊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冬天太冷或者下雨天,生意本来就差,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不出摊,既然来摆摊,那就得天天来。陶花说,“一个星期七天,周五到周日的生意最好,周一的生意是最差的。”
过去在菜场的停车场摆摊,属于占道经营,也有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临平城管东湖中队的队友每天都来驱赶这些流动摊贩。
用陶花的话说就是:“城管老是撵老是撵的,有时刚撵完十几分钟,看我们跑回来了,他又来撵,我们都被撵得没有办法了。”
记者 施雯/摄
社区统计过,辖区内的流动摊贩大约有50家,摊主大多是来杭州打拼的流动人口,比如陶花和吴荣建,靠摆摊在杭州讨生活,摆摊也是夫妻两人唯一的收入来源。
记者发现,在夜市摆摊的,还有塘南茗苑的一位业主沈先生。
他之前在荷禹路地铁口的商业中心,开店卖花甲,因为店面租金太高,自己无法承受,最终选择了在家门口摆摊,现在一个月能挣个四五千块钱的生活费,摆摊还能招呼街坊邻居,沈先生觉得现在的生活,自己也挺满足的。
如果想摆摊,手续该怎么办理
在临平东湖街道康达社区一带,原本有很多流动摊贩,因为在菜场停车场占道经营,他们经常被城管驱赶。
之前,社区也有过设立临时销售点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最终选定了塘南茗苑超市门口这块场地相对独立,摆摊基本不影响周边居民区百姓的生活。
记者 施雯/摄
为了动员大家从菜场门口停车场,搬到马路边来摆摊,今年9月份,社区和城管工作人员一起,对夜间摆摊的摊主们进行了动员和劝说,大家从9月底开始,陆续撤出了原先的占道经营区域。
主动响应政府号召的陶花和吴荣建,其实在菜场门口打游击摆摊已经7年,他们搬来夜市经营后,感激地对潮新闻记者说:“真的感谢政府,为我们着想,让我们老百姓安心摆个摊。”
今年,临平城管联合社区设立的便民销售点,规定了营业时间是晚上6点到凌晨3点,以此来方便流动摊贩,并且还请了专门的环卫工人,保证了环境卫生与城市卫生。
记者 施雯/摄
关于流动摊贩摆摊的问题,记者也咨询了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其实早在2017年,除了摊位餐饮从业人员需要办理健康证外,国家规定摆摊经营在市场监管部门,只需要简单办理摊位登记证即可。
以杭州为例,武林夜市的摊主就是持证上岗经营的,也就是说,现在只要你办理相应手续,在当地允许摆摊的区域内,是可以合法合规出摊做生意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