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黄手帕”到“智呼通”,罗家岙的平安密码:心中唯有群众重

字体:
—2024—
04/04
19:30:01
2024-04-04 19:30:0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施雄风 通讯员 张真真

  编者按:20年前,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全省上下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步推进、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同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步增强的“平安大道”。20年来,浙江一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安全、社会公平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即日起,潮新闻联合浙江省委政法委推出“平安坐标”系列报道,讲述各地在平安建设中的成果与故事。“平安坐标”系列的第一篇,我们来到东海深处的舟山衢山岛。

  从岱山燕窝山码头出发,往东北方向行船50分钟,抵达衢山岛。

  记者 施雄风 摄

  这个位于东海深处的小岛,是“海上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平安坐标”系列的第一站——岱山县公安局罗家岙派出所就在岛上。

  罗家岙派出所也是浙江公安系统的“老先进”,成立42年获得各级荣誉140余次,是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在这里,潮新闻记者见到了所长张立镇。

  这是时隔半年第二次采访张立镇。上一次是在去年9月亚运火炬传递期间,他作为舟山站第二棒火炬手,接受专访,聊了很多有关“海上枫桥经验”的话题。

  当时的他,一袭虹韵紫的亚运火炬手服饰,身姿特别挺拔;再次见面,换上藏蓝色警服,又多了几分英武。

  正当我们准备继续上一次没聊完的话题时,张立镇却起身了——他要出发给辖区的一位81岁的独居老奶奶做饭。

  “你想问罗家岙的‘平安密码’,不如来实地感受一下。”张立镇笑着对记者说。

  一条翻山越岭的送菜路

  这位老奶奶叫毛水和,无儿无女,几十年来一个人独居在衢山岛北部的凉峙村。因为身体残疾,常年坐着轮椅。

  张立镇认识毛奶奶已经20年了。那时罗家岙派出所还是边防派出所,而张立镇还是刚下连队的山东小张。

  曾几何时,所里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一位社区民警入所后要得到群众颁发的“群众工作毕业证书”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这张“证书”的考核标准是,能不能熟悉辖区的一位每一位老百姓,不仅要知道姓啥名啥住哪里,还要对他们的家庭情况如数家珍。

  记者 杨云寒 摄

  初来岛上的小张,也和他的前任社区民警一样,每天在为这张“毕业证书”奔波。

  衢山岛的地貌特殊,整个岛是盆地,从罗家岙去海边渔村,需要翻山越岭。早期,很多村民住在半山腰。

  开车沿着去往凉峙的环山公路上,张立镇聊起当年的社区工作。他告诉记者,那时候交通不便,每天一早所里都会把社区民警送到村里。“白天一天都在村子里,中饭在小卖部买个面包,泡一碗泡面;傍晚我们再沿着山路步行回所里,一路走一路走访群众,走回去起码45分钟……”

  认识毛奶奶,是在2004年的一天,他听村民说起,村里有个坐轮椅的奶奶。“其实那时候毛奶奶跟我前一任的社区民警已经很熟悉了,他经常去看望毛奶奶,毛奶奶也很热心,也经常帮着民警做群众工作。”

  第一次见到轮椅上的毛奶奶,小张也蛮心疼的。他知道毛奶奶行动不便,这些年一直没法去镇里的菜场买菜,便决定主动帮毛奶奶带菜。“来村里的路上本来要经过菜场,反正我也顺路。”

  这一送,张立镇送了好多年,虽然他之后曾两度被调离罗家岙,但给毛奶奶送菜的传统如同接力棒一样,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如今,传给年轻的社区民警李渊杭。

  正说着,警车停在了一片白墙黛瓦的海边渔村前——凉峙到了。

  记者 杨云寒 摄

  一块黄手帕的前世今生

  毛奶奶的家,面朝大海。我老远就看见她,坐着电动轮椅来到路面上,笑容特别灿烂。

  山东人张立镇用一口标准的衢山话,和毛奶奶打着招呼,推着轮椅迎她进屋。把菜放到水槽里,张立镇又和毛奶奶聊家常。

  “你看,这里有我们每一届社区民警的联系卡。”张立镇指着靠窗的一张书桌,对我说。

  我看见,书桌的玻璃下面有很多照片和写有民警姓名和联系方式的联系卡,联系卡被排列得整整齐齐,最上面的一张,属于张立镇。照片都有罗家岙派出所民警出镜,有走访的,也有帮忙打扫卫生的,其中一张——身穿橄榄绿的帅小伙,用公主抱的姿势抱着毛奶奶。

  岱山警方供图

  记者仔细一看,帅小伙不就是张立镇吗?

  张立镇说,这张照片的背后,有一个关于黄手帕的故事。

  早年岛上通信不便,老一辈民警想出了一个“真情黄手帕”的办法,给每户特困群众发一块色彩醒目的黄手帕,群众有急事,只需要把黄手帕挂在门口,巡逻的民警看到后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有一年,毛奶奶肠胃炎发作,疼痛难耐,情急之下在家门口挂起了黄手帕。小张看见了黄手帕,赶紧抱着毛奶奶去镇上的医院,忙前忙后就是大半天。

  这张“公主抱”的照片,也正是那个时候小张的战友抓拍的。

  “现在,真情黄手帕已经升级了。”升级后的“黄手帕”叫“智呼通”,长得很像国内大厂的工牌。老人挂在脖子上,不仅可以一键呼叫报警,还可以实时分享定位,防止走失。

  记者 施雄风 摄

  今年,“智呼通”又升级了2.0版本,从工牌变成了智能手环。除了前述功能外,还可以检测体温、心跳等数据,并提醒老人们按时吃药。张立镇说,2.0版的“智呼通”,今年辖区所有独居老人要全部安排上。

  毛奶奶眯着眼,笑着对记者说,罗家岙的民警们对她一直很好,让她感到很有安全感,“我虽然没有儿女,但有很多警察儿子、警察女儿。”

  记者 杨云寒 摄

  陪同的社区民警李渊杭和辅警周晋已洗好了菜。张立镇来到灶台前,亲自下厨给毛奶奶做菜。这次他准备的菜一共三样——红烧带鱼、炒青菜、火腿炒黄瓜,都是早上民警去菜场精心挑选。

  没一会,三个菜接连出锅,香味飘逸,张立镇将菜端到餐桌,摆放整齐后,又帮毛奶奶盛了一碗白米饭。毛奶奶吃着菜,双眼眯成一条缝。一旁的“大厨”张立镇安静地看着,一脸宠溺。

  记者 杨云寒 摄

  一箩筐鱼水情话平安

  给毛奶奶做完饭,时间刚过上午11点。时间还早,张立镇又带我们认识村里的陈大妈。

  陈大妈,跟张立镇认识也快20年了——2004年,她曾被派出所处罚过。

  那一年,陈大妈的老伴陈大伯翻山越岭来到所里,要给被传唤的陈大妈送药,张立镇才知道陈大妈身体不好。“后来我就经常帮忙给她送药,有一次得知她药吃完了,专门去镇上帮她配药。”这一来二去,小张和陈大妈两口子熟悉了起来。

  夏天在村里走访,两口子都会拉着张立镇进屋,请他吃冰西瓜,还会给他接一盆水,帮他擦把脸,把小张整不好意思了。

  2007年,小张考上军校,第一次离开衢山岛,来到祖国的西北念书。他至今记得,有一年下雪天,突然接到陈大伯的电话。当时电话里,陈大伯对张立镇说,“看到新闻里说,你们那边下雪了,零下20多℃,小张你要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

  回忆起那一幕,张立镇的眼睛又湿润了。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陈大伯已经去世,但“鱼水情”的故事依旧被继续书写。

  陈大妈很热情,招呼大家坐下,还挪着步子从屋里拿出几罐饮料,往我们手里塞,嘴里不停念叨着:“你们工作要顺利,小孩学习要好,大家都要幸福平安。”

  当我们离开时,陈大妈站在门口,招手道别,久久不肯回屋。

  记者 杨云寒 摄

  回所路上,陪同的岱山县公安局宣传民警告诉记者,彼时的凉峙治安复杂,如今在一代代罗家岙派出所民警的治理下秩序井井有条。2006年,为了帮村里发展民宿旅游,派出所奔走协调,把村口的垃圾场改建成“警民篮球场”。后来,凉峙成了“网红村”,游客络绎不绝,篮球场又变成停车场,大家都可以在村口停下车感受海岛的慢节奏。

  这背后,就是罗家岙派出所的“平安密码”。

  罗家岙的“平安密码”是什么?去年亚运火炬传递时,张立镇聊过这个话题。

  罗家岙派出所首创的群众工作法有34种,都是所里的民辅警们一起总结摸索出来的,像“东海渔嫂”“海上老娘舅”“红帆110”等社会治理品牌,也早已从罗家岙的“盆栽”变成了东海的“地标”。

  但共同点也是有的,就是七个字——心中唯有群众重。

  “我们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总能换来他们的真心实意,实现辖区的大平安。”

  记者 杨云寒 摄

  在海边,我们见到了两位杭州游客。他们找张立镇问路——“警察同志,怎么去观景台?”

  张立镇非常耐心地给他们指路。他们得知张立镇在岛上前前后后待了15年,都给他点赞。“这里真的很美很祥和!辛苦你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平安;法治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罗家岙派出所也是浙江公安系统的“老先进”,成立42年获得各级荣誉140余次,是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