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5日讯(记者 宋彬彬 王志杰 市委报道组 徐振华)一台架桥机缓缓移动,推着一片长30米、重96.7吨预制梁板平稳就位,一旁的操作工洪泉正确认无偏差后,操控架桥机将梁板慢慢落在盖梁上,整个吊装过程像搭积木一样严丝合缝。
这是4日记者在苏台高速公路(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一幕。“我们采取装配化施工模式,所有的梁板都先在预制场内生产好,然后再送到这里,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桐乡市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杨建根说,苏台高速(二期)全长44公里,有39.6公里位于桐乡境内,需要架设的梁板达15808片。为了能跟上前方“搭积木”的进度,后方安排了5个智慧梁场全天候生产梁板,25条智慧化流水线开足马力,日均可产梁板50片。他们是如何与时间赛跑的?
4日早上7时30分,记者冒着小雨来到位于桐乡经开区的一处智慧梁场。刚到车间门口,就听到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放眼望去,150名工人正坚守在各个工位上,配合两条智慧化生产线,加班加点赶制梁板。
记者(左)跟着钢筋工黄乘武学扎钢筋。记者 王志杰 摄
记者首先来到钢筋绑扎区,看到钢筋工黄乘武手脚麻利,不出三秒就完成了一处钢筋的绑扎,便上前讨教。“师傅,能教教我吗?”记者顺势拿来一把工具和几根铁丝,跟着黄乘武学习起来。
“把铁丝对折交叉,然后这样一挑、一扭、一缠,就绑好了。”黄乘武不厌其烦地给记者演示了几遍,他干这行已十多年,右手布满了茧子。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记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1分钟下来只绑了6处,而黄乘武已经绑了25处,记者的速度不及他的四分之一。
离开钢筋绑扎区,记者在智慧梁场项目部副经理周志辉的带领下,又参观了钢筋入模、安装芯模等工序,还体验了烧电焊、混凝土浇筑等操作。
上午11时,经过4小时的生产,一块制好的梁板被送到恒温养护窑里,在这里进行最后一道养护工序,待养护好以后就能进行张拉压浆作业。恒温养护窑采用智能养护系统,在温度正偏差1℃或负偏差0.5℃时会自动纠偏,这让每一片梁板的养护效果更稳定,养护期也从原来的7天压缩到了23个小时。
临近中午,天气渐渐转阴,记者又跟着周志辉一道,驱车来到苏台高速公路(二期)崇福镇北沙渚塘的施工现场。一台旋挖机和几台推土机协同作业,几名工人还在忙活着。记者来到旋挖机旁,看到技术工人陈乾正操控旋挖机在打桩基,一上午时间,他已经往下打了20米。“我们每个桩基要往下打130米,我要抢在‘五一’假期把第一根桩打好,早一天打好桩,早一天架梁板,就早一天通车。”陈乾告诉记者,就在7天前,这里刚完成500千伏高压管线迁改工作,这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便利,他们要争取早日完成26根桩基和110片梁板架设的任务。
据悉,苏台高速(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自主投资的超百亿高速公路项目,今后将成为接沪融杭连苏的重要通道。“五一”假期,全线有4500多名工人坚守一线,追赶进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