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陈妤颉到严子怡 宁波青少年田径项目何以取得新突破

字体:
—2024—
05/14
14:57:25
2024-05-14 14:57:25 来源:甬派客户端 宁波日报 记者 林海 通讯员 董亚君 郑俊之

  陈妤颉在宁波体校训练。(林海 摄)

  昨天,新近入选短跑项目国家集训队的宁波体校运动员陈妤颉,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202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4站)比赛,她在女子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均排名第一,轻松晋级决赛。而在202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比赛中一鸣惊人的宁波体校运动员严子怡,其64.28米的成绩已经在世界田联女子标枪年度排名榜上位居第一。

  今年4月14日,严子怡在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比赛中夺冠。(赛事组委会供图)

  接连出现2名达到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的运动员,宁波青少年田径项目是否有成功的经验可循?为此,记者采访了宁波体校、宁波市体科所等单位,了解我市青少年田径项目的发展现状。

  A

  天赋难得

  2008年12月出生于宁波的陈妤颉,小时候并没有走专业体育道路的打算,只是练过一段时间的网球。到了小学四年级,父母为了让她有个体育方面的特长,专门找到了宁波体校教练吴亚存。2019年秋季开学后,陈妤颉成为宁波体校的走训生,每周去6次,每次练两三个小时。

  当时,陈妤颉身高只有130多厘米,但是“人很灵光,训练思路很清晰”,这是陈妤颉给吴亚存留下的最初印象。练了一段时间以后,吴亚存发现,这个小女孩的身体协调性好、很灵活,肌肉质量好,频率好、速度耐力好,神经系统、放松能力也好,很适合从事短跑项目。在吴教练的指导下,陈妤颉进步很快,2022年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去年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今年4月更是达到了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

  刻苦训练加上教练的科学指导,陈妤颉的短跑天赋很快展现。在2022年省运会上,她以12秒00的成绩在14岁组女子100米比赛中夺冠;在14岁组女子200米比赛中,她又跑出24秒48的好成绩,再夺一枚金牌。

  去年4月,陈妤颉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14-15岁组女子100米和200米比赛,成绩分别为11秒63和23秒61,均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几天后,陈妤颉参加了中国中学生田径精英赛暨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田径选拔赛,在女子100米比赛中,她以11秒57的佳绩夺冠。

  去年8月,陈妤颉随中国队参加在巴西里约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女子100米决赛中,陈妤颉以11秒56的佳绩夺冠,追平1982年以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ISF)18岁以下赛会纪录。11月,在广西举行的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陈妤颉在女子中学组100米决赛中跑出11秒43的佳绩,打破全国少年纪录。

  今年3月,经过冬训的陈妤颉再次爆发。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2站)比赛中,“跳级”参加成人组比赛的陈妤颉毫不怯场,在60米赛道上取得了7秒29的佳绩,打破全国少年纪录。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4站)女子200米比赛中,她以23秒92的佳绩夺冠,这是她获得的第一个成人组比赛冠军。3月底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陈妤颉在女子60米决赛中以7秒27的成绩夺得冠军,再次打破全国少年纪录。4月,陈妤颉参加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田径亚青赛女子100米比赛,以11秒32的优异成绩夺冠,这一成绩目前排名亚洲第一。

  严子怡与陈妤颉同龄,出生于2008年5月,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宁波小娘”。“她小时候个子比同龄人高,刚进幼儿园就被认作是大班的小朋友。”严子怡的妈妈刘女士笑着告诉记者。严子怡活泼好动,在海曙区栎社小学上三年级时,体育老师沈金龙让她练习垒球、铅球,海曙区小学生运动会铅球、垒球比赛的纪录先后被她打破。2018年,宁波体校教练卢秀荣找到严子怡,让她每周一次去体校走训。“当时是周五送去训练,周日接回来。”刘女士说。6年级时,严子怡正式进入宁波体校,在卢秀荣指导下练习铅球和标枪项目。

  此后,严子怡的铅球成绩提高很快,标枪项目也迅速入门。在去年4月举行的U15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选拔赛中,严子怡在铅球(3公斤)比赛中掷出17.98米的好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并在标枪(500克)比赛中取得64.76米的成绩,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去年8月,在巴西里约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和陈妤颉一同参赛的严子怡表现出色,在女子铅球、标枪比赛中均夺得冠军,并打破标枪(500克)的赛会纪录。去年11月1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女子中学组田径比赛中,严子怡参加标枪(600克)项目的比赛,以57.80米的成绩夺得冠军。

  今年4月,在成都举行的2024年田径投掷项群赛(第2站)比赛中,严子怡在女子标枪资格赛中投出62.23米的优异成绩后,在决赛中同样发挥神勇,以61.83米的成绩夺冠。凭借资格赛中的成绩,严子怡成为宁波体校第一个达到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的在校学生。在202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的女子标枪决赛中,严子怡最后一投投出64.28米,这一成绩不仅达到巴黎奥运会A标,而且刷新了U20世界青年纪录。

  B

  科学训练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离不开出色的运动天赋,更离不开科学的训练体系和完善的科医保障体系。

  宁波体校副校长陈东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波先后培养出亚运会冠军叶佩素、沈盛妃等田径名将。近年来,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出现了刘静逸这样的运动健将,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教练。“宁波青少年田径项目的训练体系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恰好遇到像陈妤颉、严子怡这样有天赋的运动员,出成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陈妤颉的父母早年都是浙江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我是奉化二中毕业的,100米最好成绩10秒80,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她妈妈的100米最好成绩是11秒94,达到当时的运动健将标准。”陈妤颉的父亲告诉记者。优秀的运动基因,在陈妤颉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小学阶段,她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短跑速度比其他同学明显快了不少。后来,在宁波体校田径国家级教练吴亚存的指导下,她的成长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相当扎实。“前两年省队及一些大学附中来询问是否可以调她去从事专业训练,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我们决定让她留在宁波,一边读书一边训练。”陈妤颉的母亲黄女士说。

  与专业运动员不同,陈妤颉就读于宁波一所普通中学。吴亚存介绍,体校学生一般是上午读书、下午训练;陈妤颉在普通中学就读,等上完全天课程后,再到体校训练。

  从事田径训练教学三十多年的吴亚存,在任教生涯中培养出了沈盛妃等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为上级单位和国家队等输送了20多名体育人才。提起陈妤颉这名弟子,吴亚存赞不绝口:“有天赋、肯努力、脑子聪明、心理素质过硬,好苗子实属难得。”吴教练告诉记者,陈妤颉为了纠正打网球时留下的摆臂外翻的习惯,会不断重复练习“摆臂”这一动作,一天要练几百次;为了提升速度和耐力,她选择给自己加压,40秒的高抬腿她会坚持到1分钟,4组200米全速跑她会加到6组。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陈妤颉介绍了3个运动员常练的动作,其中一个是速度耐力训练。她说:“200米速度耐力训练的强度很高,相当于憋气一分钟的同时再做50个俯卧撑,身体负荷达到极限后,因大脑缺氧会导致呕吐。我也会经常呕吐,吐着吐着就习惯了,吐完继续跑。”

  严子怡也是一名很有运动天赋的女孩。教练卢秀荣表示,刚到宁波体校时,严子怡身高在160厘米左右,体重和普通学生差不多。卢教练开始加强她的基本素质如柔韧性、速度、跳跃能力的训练,后来逐渐发展她的力量和爆发力。只用了3年时间,严子怡在铅球和标枪2个项目中的成绩均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

  在训练中日积月累,在比赛中不断成长。陈妤颉、严子怡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己,直到取得今天的成绩。

  C

  体系支撑

  近年来,国内包括宁波田径训练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在不断更新,在过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训练过程中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基础上,逐渐开始向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方向转变。

  “2006年以来,宁波田径运动员连续几届参加省运会获得的金牌数均保持在前三位,其中3届省运会的田径金牌数稳居第一。可以说,陈妤颉、严子怡的出现,是过去20年来宁波青少年田径项目厚积薄发的结果。”市体育局竞训处工作人员说。

  为了建立健全宁波青少年田径人才体系,近年来,市、县两级体育部门不断完善田径项目的布局,目前全市10个区(县、市)有传统项目学校237所,其中田径项目学校42所,青少年田径人才储备充足。

  运动员的头号“敌人”是伤病。严子怡上初一时,有一次参加区里的田径比赛,用的是600克标枪,结果在比赛中拉伤了肩肘,此后几年,她一边治伤一边训练。去年,严子怡和陈妤颉在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和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引起体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经宁波市体育局统筹,从去年12月初开始,宁波市体科所的康复治疗师团队进驻宁波体校,负责严子怡和陈妤颉每次训练后的科医保障工作。

  宁波市体科所的康复治疗师李居权曾担任奥运冠军石智勇在里约奥运周期的随队医生,据他介绍,眼下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和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会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生理特点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不会盲目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

  同时,我市体育部门及宁波体校对运动员的科医保障明显加强。宁波体校在20多年前已建立体科所,专门负责对学生特别是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进行健康状况跟踪和运动康复等保障工作。“对于陈妤颉、严子怡这样的重点运动员,她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体能和专项技术的提高。我们会根据她们的身体情况,先进行身体功能评估,然后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严子怡从事的是投掷项目,她的胸椎活动度不够,会引起肩关节疼痛、腰伤,我们会安排她在训练前进行一些胸椎活动度训练和肩关节功能训练等,避免在训练中受伤。陈妤颉在赴南京参加比赛前,跟我们反馈她的一侧膝关节不舒服,我们检查后发现,她的小腿腓肠肌内侧头有些紧,于是为她安排了一次冲击波治疗,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以运动员伤病预防为主。”李居权说。

  同时,宁波体校体科所根据陈妤颉、严子怡的特点,专门制定个性化的科研营养保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测试,并做好反兴奋剂的教育和预防等相关工作。目前来看,宁波体校给运动员提供的运动营养品,已经满足了优秀运动员成长的需求。

  此外,为了表彰陈妤颉、严子怡去年在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和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宁波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在今年1月底评选陈妤颉、严子怡为“李达三善泽甬体·运动员突破奖”,每人奖励10万元。

  “千里马”的成长,离不开“伯乐”的指导。今年3月,严子怡的教练卢秀荣退休了,经学校领导多次做工作,卢教练同意接受返聘,作为严子怡的主管教练员继续带训。浙江省田管中心聘请卢秀荣作为省队外聘教练员带训严子怡,并给予相关待遇,进一步激发教练员的带训积极性。

  “随着老一批教练员的退休,我市青少年田径项目面临优秀教练人数不足等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市体育局竞训处工作人员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责任编辑:江小来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