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在秀洲区油车港镇池湾村千千生态农场,几位身穿蓝印花布衣裳的菱农,她们用手缓缓拨动湖水,驾轻就熟地游走在绿色的水巷里,扒开密密麻麻的菱叶,采撷着一颗颗躲藏在叶下的南湖红菱。
“今年南湖红菱长势喜人,5月20日开摘,首茬迎来丰收,约530斤,采摘时间比去年提早了5天。”池湾村党总支书记徐平华告诉记者,南湖红菱基地有南湖菱和南湖红菱共计15亩,采摘期将从目前持续到10月,收获季可往复采菱10次左右。
与上市时间一起提升的还有设备。徐平华指着设施大棚外的防虫灯、进水阀和气象监测设备等“新式武器”笑着说:“现在种菱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能精准调节,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生产效益翻番。”
建这些大棚,徐平华投资了近一百万元。而他之所以敢投“巨资”,是因为有技术上的支持。2011年,嘉兴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用南湖菱与有角红菱杂交,多代定向选育菱壳红色的无角菱新品种。2017年,南湖红菱初步定型,选育的新品种外形与南湖菱相似,鲜嫩可口,略带甜味,很好保持了原南湖菱的风味。这是嘉兴市农科院经近十年科研攻关获得的新成果。
剥开菱角薄薄的红色外衣,就是光溜溜的藕色菱肉,脆生生,甜津津,解渴又爽口。“南湖红菱的口感比南湖菱更粉糯一些。”徐平华表示,南湖红菱和南湖菱相比,除了颜色不一样,总糖含量要低,淀粉、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南湖菱,风味更胜一筹。其经济效益也比南湖菱高,目前的市场价比刚上市时稍有回落,为20元一斤。
近年来,油车港镇依托红菱基地,在池湾村打造了一个以南湖红菱种植、观赏、乡村旅游、民俗风情为一体的“菱塘叶色”农业景观。菱业的发展也让年轻人看到了机会,在“菱距离”直播基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为南湖菱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生活在这片水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吃着南湖菱长大。油车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油车港镇还打造了南湖菱优质育种繁育基地,在菱种提纯、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等方面与嘉兴市农科院开展更深度合作,争取早日让更高品质的南湖红菱走上广大市民的餐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