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4日讯(记者 黄彦 共享联盟·遂昌 龚隆淼 县委报道组 朱敏 通讯员 徐圣开)日前,在遂昌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内,粮农忙着移栽秧苗,三个人一天就联合移栽了20亩。如此高效,主要得益于当地实施的行业“机器换人”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通过引进耕作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走动式喷雾器、联合收割机等设备,再配套建设机耕路网、灌排渠道等基础设施,在有效缩短各环节作业周期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种业的亩产效益。
作为全省最大的杂交籼稻制种基地,遂昌县以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为契机,创新打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种植生产提质提效、全产业链迭代升级”三大组合拳,持续做强种业“科技芯”“智慧芯”“服务芯”,种植面积及年产量不断提升。今年,遂昌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2.15万亩。
种业振兴,技术是核心。近年来,遂昌积极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组建了现代种业研究中心,集中连片规划杂交稻种子繁育生产基地,深入开展制种新品种试种、新品种抗性鉴定等示范种植,研究推广杂交稻在播差期、花粉受精等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实现良种覆盖率100%。
种业振兴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依托数字化技术,遂昌持续发挥“一杆农眼”等物联设备作用,配套运行“绿色农田生态智产”等应用系统,实现稻种生长态势实时感知、涉农灾害实时预警、农事作业实时洞察、土地健康实施监测等目标,有力提升了种业的智慧化管护、清洁化生产水平。今年,该县全面杂交水稻制种统防统治面积达1万亩,无害化处理率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率达95%。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水稻;遂昌责任编辑:马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