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杭州一年级男孩立硬币测试上百次,只为调查高铁乘坐舒适性

字体:
—2024—
06/19
23:30:27
2024-06-19 23:30:2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一张火车票,一枚硬币,上百次立起硬币进行稳定性测试,只为了调查高铁动车组的乘坐舒适性——这是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小朋友王慕清,用5个月完成的一份“调查研究”。

  潮新闻读者对王同学应该不陌生,作为一名小小“高铁迷”,此前他曾用大半年时间,拍下与不同款式高铁列车头的合影,凑齐了“九宫格”。这次为了他的新研究,小朋友又前后乘坐了25趟火车,立硬币测试100次,还请教了专业的动车所工程师,得出一份有意思的结论。

  所以,到底哪种高铁乘坐更舒服?

  一趟火车测试20次

  一年级男孩用硬币做实验

  7岁男孩王慕清,来自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他对高铁的喜爱,是从幼儿园小班就萌生的。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阅读书目外,雷打不动要看半小时左右的高铁书和视频,懂的远比很多大人还要多。

  这次想测试动车组乘坐舒适度,是源自一次班级特色课的分享。

  在学校里,王慕清会给同学们分享高铁知识。在一次班级特色课上,班主任让他给同学们上一堂高铁知识课。这堂课上,同学们问了他很多问题。

  “高铁速度还能提高吗?”

  “高铁这么快有危险吗?”

  “二等座为什么没有商务座舒服?”

  这些问题,同样也引起了王慕清的思考——高铁动车上,到底哪些位置比较舒服?哪些车子更稳定?

  小小男孩,萌发了大大的好奇心。怎么测试?王慕清想到了用硬币来检测稳定性。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又踏上了反复乘坐高铁动车的行程。

  买上一张车票,带上一枚硬币,坐上座位,把硬币立在窗台上,看看会不会倒下——这是一个原理很简单的稳定性测试,但要得出结论,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得买票。

  要选择不同方位的位置,尤其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比较特殊,要有意识地挑选,没有买到合适的位置,得改签、退票;除了二等座,还要买一些一等座、商务座,来体验不同等级车厢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区别。

  更重要的是,还要选择路线,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车速等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登上了列车,实验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在行驶的过程中,要根据路线、方向反复测试。每趟列车测2个区间,每个区间采集数据10次,从而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

  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份,王慕清有计划地选择各种不同型号的动车组,亲身体验乘坐商务座、一等座和二等座中的不同位置,乘坐了25次列车,以时速为80km/h、160km/h两款“绿巨人”动车组和时速达到200km/h以上的高速动车组为主,进行立硬币测试100次,记录了一份实验数据测试结果,以翻倒次数多少来判定车型的平稳舒适度。

  为实验结果夜访动车所

  提问比大人还专业

  除了搭乘列车做实验,王慕清还在爸爸的带领下,两次走访杭州西动车所,实地了解动车检修过程,向专业的工程师请教。

  “杭州西动车所离我们家单程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动车组进站都是晚上八九点之后,所以每次都是晚上过去,让工程师根据到站的列车来给他讲解。”王爸爸坦言,从幼儿园开始,王慕清就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的高铁知识书、拼接轨道模型和模拟高铁运行场景等。周末、节假日,也会带他走进全国各大铁道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高铁速度、技术性能,面对真正的高铁工程师,问的问题比他这个大人还要专业,“聊到晚上11点多还不肯回家,我只能劝他‘叔叔也要睡觉的’,到家都要12点多了。”

  过去的这个寒假和平时休息时间,王慕清整理了实验记录,最终完成了调查报告。

  按照王慕清记录的实验表格,发现商务座和一等座中的第一、最后排的舒适度达到优等,但在车辆中的占比只有5%;一等座其余座位和二等座的第1排、18排的舒适度达到良,占比15%;其余二等座位的舒适度欠佳,占比80%。

  此外,轨道线路条件不同,对动车组的平稳性也有影响,有砟轨道平稳性明显低于无砟轨道;行驶速度不同,对平稳性也有影响,动车组运行速度越快,平稳性随之减弱。

  王慕清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不久前还在杭州上城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也是一等奖中唯一的一年级选手,参加优秀成果展评活动时,给现场评委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想成为高铁工程师的男孩

  得到了偶像的点赞

  这样的实验,是否有科学性?为什么每趟列车的平稳性不一样?

  “他的实验还是有道理的。”杭州西动车所的工程师蒋晓鹏介绍,车辆跑久了,轮子跟铁轨接触面会有磨损,可能会导致列车行驶过程中有上下跳动或者左右晃动,而速度提升之后也会影响稳定性,所以为达到平衡速度与舒适性最佳化,车轮检修要精益求精,而王慕清用立硬币来测试稳定性也是有依据的。

  王慕清到杭州西动车所请教,找的就是他的偶像蒋晓鹏工程师,小男孩也给蒋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当时上到列车里,实地讲解,看到有人在检修,他问了一个问题——警惕装置在哪里?这个问题一听就挺专业的。”蒋工介绍,警惕装置是高铁运行时,为了防止司机打瞌睡而设置的,每隔30秒司机要踩一下,“一般人不太会关注和了解到这个功能。”

  蒋工研究的方向在车辆方面,而王慕清的很多高铁知识,让他这个内行人都刮目相看。“比如高铁车型、路线,我可能都没有他懂得多,小小年纪知识面还是挺广的。”

  作为一名高铁工作者,蒋工说,这些年他也听说过很多“高铁迷”,年龄有大有小,“很欢迎小朋友把高铁当成一种爱好,培养兴趣。”

  王慕清的梦想是成为未来的高铁总工程师,祝福小小少年勇敢追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高铁;硬币测试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张火车票,一枚硬币,上百次立起硬币进行稳定性测试,只为了调查高铁动车组的乘坐舒适性。杭州采荷第三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王慕清,用5个月完成了一份“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