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寸木成林 汇成大爱

“木寸”精神代代传承

字体:
—2024—
06/24
15:13:33
2024-06-24 15:13:33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潘佳薇

  连日来,兰溪城淅淅沥沥多阴雨,天空蒙上一层厚重的灰色,“木寸”老人姚宝熙离世,许多人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兰溪市姚村,看看姚老生前出资修缮的祠堂,曾经居住的老宅,走一走姚老深爱过的每一寸土地。“伤痛过后,我们更应以姚老的精神为支撑,以全新的面貌去生活、去工作、去爱、去建设家乡。”带着这样的心情,记者来到了姚村。

  “心系家乡方有如此大爱

  我们要代代相传”

  在姚村祠堂,记者见到了兰溪市民包永平,他正给女儿讲述着姚宝熙的故事,女儿全神贯注地听着。包永平的女儿今年6岁,经常跟着父亲到姚村游玩。包永平喜欢传统古村落带给人的历史感,后来了解到姚宝熙的事迹,他们到姚村的次数更多了。

  “一个崇德向善的历史古村落孕育出姚老这般的大爱之人,一位不忘根、心系家乡的人方有如此大爱,助力姚村建设得这么好。”谈起姚宝熙,包永平感触颇深,他说,姚老最宝贵的精神就藏在“木寸”二字里,“姚老始终记得自己是姚村人,一直记得生他养他的土地。姚宝熙的大爱宛若参天大树,扎根姚村,顶天立地,不断向四周生长,这是所有人的财富。我们要一代传一代,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这对姚老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包永平说。

  “与姚爷爷的缘分

  我会化作回报家乡的动力”

  “高一的时候曾有幸在学校见过姚爷爷,看上去就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很平常的老爷爷,那时我也不太了解他的故事。”胡曙胭现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是兰溪一中2023届毕业生,曾获“木寸”奖学金,这也是她与姚宝熙之间的缘分。“这笔钱我用作了第二年的学费,之后学习格外有动力。”

  胡曙胭印象最深的就是姚宝熙一根皮带用了20年,自己生活清贫但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姚爷爷曾说过,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要报恩,这个恩情是还不完的。我也是生于家乡、长于家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受过很多和姚宝熙老人一样无私奉献的人的帮助。这些恩情我都会记在心上,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回报家乡,为家乡建设提供助力,把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克扣’自己 助力社会

  姚老精神永不敢忘”

  姚村村委委员姚品元告诉记者,每次他见到姚宝熙,身上的衣服总是有些破旧。“姚老喜欢喝点小酒,每次就喝一块钱一袋的黄酒。他的家乡情结很深,兰溪人过年都会吃肉圆和素包。姚老每次回乡就要吃,吃上他就开心了,说和过年一样开心。”姚品元说。

  有一次,姚宝熙和朋友们开玩笑,让大家猜猜他的鞋多少钱。众人没一个猜对,最后姚老公布答案只要25元。姚品元回忆起与姚老相处的点滴,“他就是这样子,一辈子节约,用在自己身上的东西都是最便宜的东西,把钱节省下来他就开心了。”钱节省下来干吗呢?修建祠堂,修建古建筑,创立“木寸”助学金,用于老年活动基金……“大家说他捐了1500多万元,我觉得可能不止,其他村子他也出过钱的。他还不承认的,做了好事,别人想找他找了好多年都找不到。”

  “要让更很多人看到姚村之美

  感受姚老的大爱”

  “‘古建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毁掉是可惜的,一寸木头也是宝。’这话是姚老生前说的,我永远记得。”姚村党总支书记徐文强说,姚老一生朴素,乐于助人,关心关爱家乡建设,村里人一定会保护好古建筑,同时做好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工作,传承姚老等先人流传下来的美德。

  如今,姚村把古建筑承租给第三方,发挥古建筑的价值,村两委进行监督,确保在利用过程中保护好古建筑。“古建筑的保护,光靠修缮好是不行的,还需要人气。我们有专人定时查看,做好消防、卫生等工作。” 徐文强说,如今姚村常举行旅游文化节,以“大美兰溪 德美姚村”为活动宗旨,让更很多人看到姚村的古建筑之美,感受姚老等人的大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兰溪;姚村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