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在诸暨精彩上演的“村BA”。几个月来,这里“村BA”赛事不断,好戏连台。
就在上个周末,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体育中心再次迎来节日狂欢,在2024年诸暨市“村BA”的全明星赛中,诸暨全明星队和浙江稠州全明星队与现场6000多名观众共同度过一个特殊的全明星周末。
“村BA”全明星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诸暨,篮球是群众文化
作为CBA联赛和总决赛的举办地,当晚体育馆内座无虚席,CBA同款球馆、同款啦啦队和MC,也让观众们过足了瘾。据了解,本场全明星赛门票销售火爆,开售15分钟80%的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和CBA比赛不同,村BA的观众人群覆盖更广,有一家三口、几个好兄弟一起来看的,更多的是同村村民结伴而来,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管男女老少,一到赛场上都是拼命为球队加油。
72岁的俞梦汀特地穿上了浙江稠州男篮的队服和家人一起从萧山楼塔赶来看球,这已经是他今年赶场看的第四场诸暨“村BA”了,虽然楼塔的乡村篮球也很普及,但俞梦汀说:“诸暨‘村BA’氛围更好,所以早早在网上抢好了票。”
1956年,诸暨“曲辰队”夺得浙江省一届农民篮球赛冠军,并获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的冠军锦旗和奖杯。目前,“曲辰”队还有两名球员健在,队长邵克昌已经89岁高龄,另一名队员邵仲安也88岁了。
“村BA”全明星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比赛开始前,诸暨“村BA”两位人气球员杨泽宇和章豪杰分别扶着邵克昌和邵仲安两位老球员上场,为诸暨U9小篮球队的队员们赠送篮球,这也正是诸暨篮球薪火相传的生命力。
在诸暨,篮球是精神家园
据了解,本届村BA共有4200多名村民,311支村队轮番上阵,共举行780场比赛。作为全国首批篮球城市,诸暨有着深厚的篮球文化积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赛事氛围。
早在2011年,诸暨以拥有2232片标准篮球场被上海吉尼斯认定为全国“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以2199片篮球场、4416支篮球队、26460人同时比赛的盛况,创造“同时举行规模最大的篮球赛事”基尼斯纪录。
特别是自2018年起,共承办CBA各项比赛800余场,使诸暨成为CBA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承办全明星周末和CBA完整赛季赛事的县级市。
“村BA”全明星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篮球,已经成为诸暨的一张“城市名片”,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今年新春一过,第二届诸暨“村BA”就蓄势待发。“早在春节期间我们就召集常年在外创业、就业的村民小伙伴,组好了队,就等一声令下。”安华镇新州村村干部周济伦说。
“为保证比赛的群众性、本土性,今年进一步修改了比赛规则,明确参赛球员必须是本村或本社区原籍或迁入户口满5年以上居民。”诸暨市篮球协会主席黄生华介绍。据统计,今年报名参赛的4246人中,特地返乡参赛的大学生占比约30%,私营企业主超700人,1000多名大学生带着“为村争光”的使命回乡参赛,众多在外地工作的队员自驾、坐飞机返乡参赛。像新杜黄新村人陈洋,其父亲是个珠宝商人,一直在香港经商。只要“村BA”一开赛,一家三口就立马回到村里,准时参赛。他笑着告诉记者,如果村里有球赛,谁家年轻人不参加,老人就会脸孔一板,批评他们“不懂事”。
在诸暨,小篮球转动致富梦
村民当球星、乡亲齐助威……姓“村”的“BA”,是这项赛事最吸引人的本色。同时,发芽于这片土地的篮球之花,也正在反哺这片土地。
作为赛事前两个阶段的“明星”赛场,安华镇悦朗新天地篮球客厅的流量“后劲”很大。以“五一”前后为例,“村BA”在安华悦朗新天地连比13天,当地美食街的客流量比平时翻了一番。安华镇营业至凌晨两点之后的夜宵店超120家,日均客流3万余人次,其中外镇、外市占到60%,户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带动创业就业5000余人。
五泄文体中心也是比赛场地之一,“村BA”导入流量13万余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每户增收约4万元。“村里的经营性收入不多,我们带领其他几个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共同建设文体中心,‘村BA’赛事填补了夜间经济空白。”五泄社区党委书记蒋国辉说。
从物质富裕向精神富裕的跨越还体现在村BA办赛过程中。五泄镇西皇村,在乡贤支持下,正在建造省级农村俱乐部;陈宅镇以“村BA”为契机,向青年队员发出《老家陈宅·青创共富》倡议书;各乡镇企业自发为球队提供赛事礼包;球队争着把夺冠奖金、奖品捐给村爱心食堂,捐给农民工子弟……赛事背后,23个镇街赛区围绕乡村振兴各展其能。
此外,篮球运动的“社交属性”也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凝聚人心、团结村民的作用,成为社会和谐的催化剂。“诸暨篮球的不断发展,激活了村庄经营、唤醒了沉睡资源、重塑了乡村功能。”诸暨市市委书记沈志江说,“这是诸暨村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一个生活侧面,更是‘千万工程’打造万千美丽乡村的一幅生动图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