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8日讯(记者 李华 共享联盟·镇海 林晓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手艺人是传统社会生活物资的供应者,更是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者。他们在代代传承中打磨出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传统手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承难、市场需求不匹配以及来自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冲击。
传统老手艺如何传承、复兴?手艺人这碗“饭”,今天该怎么吃?近日,宁波市镇海区举行打造手艺人集聚区系列发布暨宁波手艺人联盟成立活动。镇海区提出,要打造手艺人集聚区,并面向全国手艺人广发“英雄帖”,欢迎他们来镇海展手艺、亮绝活。“盯”上手艺人,镇海区有何用意?镇海区又将为手艺人提供怎样的发展舞台?
留住老手艺的温度
镇海区建城历史悠久,对外交流紧密,在兼收并蓄中积淀了深厚而多元的文化底蕴。
髹漆金缮技艺、宁波风糕制作技艺、甬式家具榫卯技艺、毛纺织技艺、冻米糖制作技艺……众多非遗项目以及优秀手工技艺,涵盖吃穿住行,成为镇海区独特的城市记忆和人文坐标。这些老手艺,靠一代代手艺人传承至今。
“我做榫卯技艺传承人,是为了自己的初心,因为我想留下点痕迹,留下点作品。”作为宁波市非遗甬式家具榫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兆红醉心于榫卯技艺40年,坚持不靠胶水、不用钉子,纯手工复活甬式家具制作工艺。如今,他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00多项、外观专利证书近100项。
“手工技艺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往往带着手艺人的情感和温度。”宁波非遗保护利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庄丹华说,这几年,大家都认识到非遗等传统手工技艺是有价值的,各类传统技艺申报非遗的积极性也很高。
去年底,镇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郑氏十七房景区开馆,成为非遗集中展示的窗口。镇海区还积极挖掘文种传说、孔氏膏药疗法等21个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实际上,民间还有一大批不为人知的手艺人,他们既苦于无法依靠技艺谋生,也苦于找不到传承人。”宁波手艺人联盟发起人、镇海区首批“手艺人部落”主理人、三关六码头(宁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说。
为此,镇海区发起宁波手艺人联盟,希望集中资源,构建服务宁波乃至全国手艺人的培育生态。加入宁波手艺人联盟的首批成员有非遗工坊、企业、电商产业园的代表,也有来自高校、非遗工作研究管理部门等的专家。
让老手艺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复原造纸术、制作印花蓝布、制作手工棉被……还原传统生活方式的古风博主成为短视频的一大吸睛赛道。而在时下热门的青年夜校,非遗手作等课程也呈现“一课难抢”的热度。
传统手工技艺正以意想不到的形式,为身处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精神原乡和情绪价值。但是这种受追捧的高人气,却掩盖不了手艺人日渐落寞的现实,手艺人很难再有“千亩良田不如一艺傍身”的底气。
手艺人这碗“饭”,今天应该怎么吃?
在庄丹华看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低产出与市场经济高效率的要求之间有着根本矛盾。“传统手工技艺要实现传承和发展,有必要靠两元化发展、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把手工技艺做得更加精湛,在技艺传承上后继有人;另一方面,把非遗元素转化为工艺产品,让类似产品通过机械化生产走向市场。”庄丹华说。
在镇海区,不少手艺人和企业已经开始类似尝试。
从2022年开始,三关六码头就发起“万人手艺人计划”,从各地选拔专业的非遗食品制作人和传统文化食品手艺人,实现一对一签约。以手艺人的老手艺为基础,通过公司的研发中心结合各地研究食品院校的专业力量,对宁波糕点、海鲜、笋制品等地域特色产品进行重新开发,推出一系列特色民俗美食、非遗美食、老字号美食,受到市场欢迎。
截至去年底,三关六码头的手艺人计划已签约手艺人50人,涉及非遗和老字号品牌58个,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过1000万元,人均年增收达5.96万元,摸索出非遗、老字号与手艺人携手共发展、共致富的新模式。
“很多手艺人的技艺并没有被淘汰,而是需要一个平台,让老手艺变成有价值的产品。”在杨林看来,要实现商业化运营,就需要创新手艺人经纪模式,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将手中的技艺转化为产品研发的原点,通过工艺和文化赋能商品的附加值。
为老手艺搭建发展平台
发展人文经济,人是关键。镇海区提出,将实施手艺人空间打造、人才培育、平台建设、产业赋能等四大工程,建立手艺人“匠星”人才库、企业库、专家库,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和政策扶持,为手艺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镇海区还同步发布手艺人寻星、造星、耀星“三星”行动,面向全国手艺人广发“英雄帖”,吸纳各地各类手艺人入“库”。
手艺人来镇海能干什么?手艺人集聚区又能为手艺人做些什么?
“打造手艺人集聚区,就是希望为遍布全国的手艺人和有需求的企业搭建合作的桥梁,塑造文化共富、业态联动的新模式,让传统老手艺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集聚区将尝试探索以“手艺人+”形式,建立起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手艺人合作网络,赋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步,镇海区将组织手艺人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银行、保险公司等进行对接洽谈,搭建一个艺企平台,促进技艺交流,探索产品设计、联名开发、定制服务等合作机会,同时组织“匠星”集市,举办手艺人成果签约活动,对优秀手艺人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打造明星般的“匠星”手艺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