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走近三位好医生——

默默坚持,闪闪发光

字体:
—2024—
08/19
06:32:33
2024-08-19 06:32: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朱平 王波 傅颖杰 通讯员 吴泽宇

  浙江在线8月19日讯(记者 朱平 王波 傅颖杰 通讯员 吴泽宇)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24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8万人,注册护士563万人。

  医术好、有耐心、肯负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就医过程中能遇见这样的“好医生”。在医师的眼中,怎样才算得上一名好医生?为此,我们采访了2024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中的三位浙江医生——董绉绉、林乐清和项建明。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也有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在他们看来,好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还需要一颗仁者之心。而支撑他们坚守平凡岗位的动力,正是来自患者的肯定。

  为每位患者拼出希望

  重症监护室(ICU)是与死神赛跑的第一前线。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东部),主任医师董绉绉每每走到一个病床前,都会找机会鼓励患者,“来,用力握我的手,很好,明显有力了!”“继续加油!”在这一行干了20年的他,很清楚自己每次出现在病床前,除了给患者带去具体有效的医疗方案,心理上的慰藉也同样重要。

  今年2月,董绉绉被评为当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他也是宁波第二位这一殊荣的获得者。常年“泡”在重症监护室,让董绉绉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ICU里的病人和其他科室不同,基本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医护人员更细致、更耐心、更有爱。”

  董绉绉至今还记得,17年前科室收治了一名高位截瘫患者。黏稠的痰液让患者每一次呼吸都面露痛苦,这一幕被董绉绉捕捉到了。第二天,董绉绉默默搬来了气管镜帮男子吸痰。气管镜吸痰治疗难度不高,却需要不避脏秽、长期坚持,被称作“最脏的良心活”。整整一个月,董绉绉每天至少需要帮患者清理两次痰栓,这让患者感动不已,不止一次地流泪感谢。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董绉绉对吸痰有了更深刻认识。“重症患者大都会有痰,尤其是老人,自身肺功能差,咳痰费力。呼吸一旦难受,恢复就特别慢。”从那以后,董绉绉总是花很多时间帮患者吸痰。

  多年来,董绉绉一直默默坚持,他与团队用尽全力,为每位患者拼出多一点生的希望。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科室每年抢救危重患者1400多人次,救治成功率在85%以上。

  时刻待命已是常态

  同样疾步在医院重症学科病房走道的,还有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林乐清。

  在同事眼里,每天,年过五十的林乐清,一穿上白大褂,就能踩着“风一样的脚步”穿梭于重症病区,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作为4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林乐清觉得,自己从医以来一路都很幸运:1992年初入职场,幸运地遇见了一群学术严谨的好师长,教自己如何善待病人;入行32年,幸运地和不少患者处成了朋友,他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他去武汉抗疫时,每天微信提醒:“兄弟,保护好自己”;2004年调动到杭州,幸运地赶上杭师大附属医院驶入发展快速道,所在的重症学科从8张床位壮大到顶峰时期的41张床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使得学科学术影响力渐增,让自己“白加黑”的工作节奏很快收获了成就感……

  前几天,林乐清收到了姐姐收藏的一份报纸,唤起了他的记忆。那是在他刚工作两三年的时候,林乐清分管的一名75岁心血管病人病情刚控制住便执拗要申请出院。因担心老人家的病情反复,林乐清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便是骑自行车去老人家里为他检查身体,一直坚持到老人情况彻底稳定为止。病人家属为此特地写了感谢信给报社。林乐清说,正是这份来自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肯定,让他倍感鼓舞。

  “有人说,医生看起来很冷酷,我们其实并不冷酷,而是需要冷静。”特别是对重症医生来说,时刻待命、随叫随到是常态。

  要在基层干到退休

  看到更多人加入医者队伍,这是3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项建明最开心的事。“我自己也是位‘老病人’了。”原来,出生在金华农村的项建明8个月大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加上诊疗不及时,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

  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把伞。在赤松卫生院25年间,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项建明总会以最专业的意见,给他们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他们信任我,喜欢找我看病。同时,在基层卫生院看病,报销比例也高,他们就更希望在我这儿让我能把病‘看看完’。但我有时候也得苦口婆心告诉他们,毕竟基层卫生院设备和条件有限,有些重难疾,该去大医院就得去。”

  上午忙碌的门诊后,项建明下午一般会背上沉沉的药箱赶到村民家去。他另外一个身份,是附近2000多名村民的签约家庭医生。

  今年75岁的邵月仙老人,是项建明的签约对象之一,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午休或者傍晚下班后,项建明天天往老人家里跑。当时,因一场意外,邵奶奶髋骨骨折,在市区医院做了手术后便卧床在家休养,可半年多过去仍未康复。“她骨质疏松比较严重,得长期打针补钙。我就说让她别担心,我来上门。”项建明说。

  在项建明看来,签了约就得为村民负责到底,哪怕对方已经不在辖区了。“曾经接到一个电话,是金华城区一位患者家属打来的,问我能不能上门给她爸爸换一下导尿管。”老人姓楼,80多岁了,确实是赤松镇人,但出于照顾需要早就搬到了女儿家中,距赤松卫生院十几公里路,开车得半个小时。哪怕离项建明自己在江北的家,也隔着半个金华城。

  “我是他的签约医生,他有需要,我就必须上门,这个时间成本我自己想办法解决。”此后近1年时间里,项建明每个月都要去为老楼换导尿管。换导尿管对专业医生来说不复杂,但对于他来说有个挺挑战的现实问题——老人女儿家住4楼,这对腿脚不便的他来说特别费劲。

  项建明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门时,老楼的女儿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样子,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大约上门了1年后,刚好有相熟的朋友调到附近医院上班,就让他代替我上门。”项建明说,后来,老楼一家还专门制作了锦旗送来。

  镇里不少熟悉卫生院的患者时常担心,有一天项建明会离开卫生院去大医院。项建明坦言年轻时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今天,他觉得在基层卫生院的事业也同样珍贵。“你看看这些镇里来我这看病的,很多都和我处成了朋友。我放不下他们,肯定在这里干到退休为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中国医师节;医护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医师的眼中,怎样才算得上一名好医生?我们采访了2024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中的三位浙江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