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有益补充,共享电单车如何更好服务民生出行,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同时,实现“安全、绿色、智慧、文明”的治理愿景。8月27日,2024中国共享两轮样板市场·经验交流会在宁波举行。
共谋“样板市场”新标准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宁波、杭州、长沙、马鞍山、昆明、合肥、南宁、重庆、沈阳等十城,入选中国首批共享两轮智慧治理“样板城市”。比亚迪、小遛、雅迪等各自行业领域头部企业相聚一堂,共谋“样板市场”新标准。
根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初步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城市300多个,投放数量超1500万辆。业内人士指出,在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前段时间,全国多地发生的私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私人电动自行车安全的担忧与重视。
“相比个人电动车,共享电单车在车辆合规、充电安全、秩序维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更好满足公众的绿色出行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说。
与共享单车遇到的情况一样,共享电单车需规范管理,才能避免野蛮生长。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慢行分会专家王力宏博士也认为,随着共享电单车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国市场发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出现市场超饱和现象与竞争激烈:部分热点区域出现扎堆现象,供过于求,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
如何达到“安全、绿色、智慧、文明”的治理目标?需要顶层设计与政企协作,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实现“共建、共创、共治、共享”,才能更好引导行业发展。这也是摆在共享出行行业和从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与使命。
宁波市公路运输中心相关负责人姜彬在分享共享两轮智慧治理与优秀城市案例经验时认为,共享电单车的积极治理只有出现服务标准“自下而上”的良性传导,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并保持长久活力。
“宁波模式”引发广泛热议
作为宁波本土互联网企业——小遛早在3年多前就发布了国内首份共享两轮《放心100条行业倡议书》,共享两轮行业标准的“宁波模式”也引发广泛热议。倡议书对共享两轮电单车的安全、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
通过控制共享两轮的投放总量,科学规划禁停区和停车位,利用AI视觉技术解决乱停乱放等手段,通过技术创新、行业引导、企业规范、用户教育等多种手段,推动行业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成为了宁波此次能够入围中国共享两轮“样板城市”的重要依据。
为了破解共享两轮城市投放治理难题,提升用户出行安全。小遛近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1.2亿元,陆续申请了20项软件著作权、113项发明专利和44项其他专利。其中,行业首创的90°规范停车与RFID射频技术,深度解决车辆乱停放和停车难题。
在此次大会上,小遛还发布了全新的AI视觉停车技术及新一代车辆小遛L4:利用与特斯拉FSD相类似的纯视觉算法,判断车辆在具体环境中是否达到规范停车,从而为城市共享电单车有序停放做出表率,并将逐步更新老旧车辆,让都市骑行更时尚。除了外观更具时尚现代感,新车型还加入了手机NFC开锁、风干消毒头盔、AI视觉还车、HDC陡坡缓降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比如针对用户骑行佩戴头盔,而夏天天气较热,容易出汗等痛点,头盔专门设计了用完放回后会自动消毒等功能,同时材质更不易吸汗,让用户安心佩戴骑行。小遛科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小遛L4车型已经开始在宁波街头陆续投放,预计10月份完成全部车辆更新。
“从群众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政府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强化行业自律,共享电单车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程世东告诉记者。
会上,小遛、哈啰等共享两轮头部平台共同开启共享两轮智慧治理·样板城市“生态发展联盟 ”。
小遛还与比亚迪签署了关于共享出行两轮动力电池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同助力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和共享出行领域治理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构建共享两轮生态领域新质生产力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并将宁波打造成共享两轮行业发展的全国性“创新策源地”。
目前,小遛电单车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拥有超7000万骑行用户,提供了10亿多次安全服务,总里程相当于绕地球56000多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