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非产业合作向中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延伸

在非洲,浙商唱响大风歌

字体:
—2024—
09/06
06:35:45
2024-09-06 06:35:4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拜喆喆 陆乐

  浙江在线9月6日讯(记者 拜喆喆 陆乐)风,大风。很多人到非洲,呼啸而过的风,成了第一印象。

  这两天,记者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采访,在非洲做生意的浙商,跟记者说起了非洲的风——

  当干热的西南风吹到埃及,被称为“五旬风”;干热的南风吹到埃及和苏丹则被称为“坎辛风”;干热的东南风吹到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洛可风”……

  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了开幕式,有4家浙企出席,分别是金华润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正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浙江脉链品冠科技有限公司。

  它们有的在非洲做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有的在非洲销售高新技术产品,还有的想在非洲做出一个产业版“拼多多”。

  这群扎根非洲的浙商,听惯了非洲大陆旷野里的风声,何尝不也掀起了一阵新风?

  “非洲市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在南非通讯基站储能领域,浙江制造的钠盐电池加速当地技术革命;在尼日利亚的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浙江制造的电缆让其“通行无阻”……

  近年来,浙非产业合作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度延伸。

  对此,受邀参加峰会的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超锋深有感触。国贸供应链的主营业务是向非洲出口机械设备、车辆、医疗器械等产品。近年来,非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品类非常符合非洲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深耕非洲市场20余年,邓超锋认为,国贸供应链也接住了时代的红利:“我国在对非援建和承包工程的过程中,也给当地的项目树立了标杆,也正因此,非洲友人们逐渐接受了利用设备和装备进行机械化作业。”

  国贸供应链在做工业设备贸易的过程中,也踩过坑:一开始,企业觉得非洲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机械产品,但是这种产品容易损坏,常有客户投诉。“我们才意识到,非洲市场如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器械类产品。”邓超锋说。

  如今,邓超锋几乎每个月都去一趟非洲,“非洲市场现在变化太快了,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贴近客户需求。”

  据杭州海关统计,自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浙江对非贸易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2.9%。今年前7个月,浙江对非洲进出口总值2332.4亿元,同比增长6.3%,占同期全国对非贸易的19.6%,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如今的中非经贸,也不再是中国对非洲贸易出口的单向关系,而是双向奔赴的互相成就。以金华为例,今年1至7月,金华自非进口实现了23%的高增长。非洲的坚果、油籽、羊毛等农产品深受金华老百姓的欢迎。

  “我要考虑跨界投资”

  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到处都有浙江企业的投资身影。

  在坦桑尼亚,浙企投资建设了中坦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能容纳35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当地10万人就业;在乌干达,由金华企业家全资建设的公共保税仓,已正式开仓运营;在加纳、几内亚、喀麦隆等地,浙企投资建设水泥厂,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年销售量超400万吨……

  参加了峰会开幕式后,金华润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泓说:“我们主要的市场是尼日利亚。我最期待的是,峰会过后,尼日利亚各领域开放都会扩大,尤其是扩大中国企业可以投资的领域。”

  润生国贸主要在非洲销售民族服装,从15年到现在,业务量增长了20倍。在非洲,公司的品牌“You & Me”已经颇有名气。

  今年上半年,润生国贸在尼日利亚投资建厂。“作为企业家,我们不能光想着通过贸易的方式赚取利润,要对当地有所回馈。”洪泓介绍,当地政府有强烈的发展轻工业的需求,希望有更多企业在当地投资,解决就业。

  “工厂建设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一路绿灯。”洪泓介绍,工厂开始运营后,公司利润的提升非常明显——当地劳动力、土地成本都很低,在当地设厂后,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最近,洪泓在计划和当地大学合作,定向培养设计师:“纺织品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和文化结合。而当地设计师最能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在非洲,像润生国贸这样,从贸易转向投资实体工厂的浙江企业越来越多。当地职业技能培训逐渐完善、工业用电设施趋于完备、政府支持是重要的原因。

  “我接下来也会考虑跨界投资,非洲是一片投资热土。”洪泓期待。

  数据显示,近三年,浙江在非洲累计投资57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批发业等。

  “做工厂的销售部、客户的采购部”

  不少企业在拓展非洲市场时,会发现当地的采购实力不足,小单接起来利润微薄,市场开发的成本却非常高,怎么办?峰会上,浙江脉链品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强给出了他的答案——搭建平台,抱团出海。

  在非洲五金工具行业深耕了20余年,脉链积累了丰富的渠道资源。徐伟强深知,如果继续以制造为主,公司将越来越倾向于“重资产模式”。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些年积累的能量跟两边共享呢?脉链可以成为工厂的销售部,也成为客户的采购部。一家传统的五金电动工具制造商开始转型产业服务商。

  得益于脉链的数字化系统,平台能及时、透明地链接起千里之外的海外商家和中国厂家,通过脉链云商,商家按不同品类、不同市场、不同等级、不同标准快速定位产品信息。

  过去,工厂不愿意接小订单,现在,商家联合发布采购需求,就能吸引不同的商家参与集采。

  对商家来说,小订单有了大订单的价格和交期;对厂家来说,生产从原来先制造、再找订单,变为先接订单、再制造的良性循环。如今,脉链云商已经吸引了500多家厂家在平台交易。

  今年3月,脉链成立了脉链(坦桑尼亚)有限责任公司,将更多浙江五金品牌产品以产业带形式推向非洲市场。

  浙企在海外搭建数字化平台,浙江也在展会上为非洲企业搭台。

  9月25日至29日的第三届数贸会期间,浙江将举办“数贸非洲日”,推出“出海”非洲“一十百千万”计划,即通过一场对接活动,十大服务举措,服务百家企业,汇聚千名非洲客商、青年“共享数贸”,每年新增百万方中非产业合作空间,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中非共同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非洲市场;浙江;供应链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