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家住市区的95后女孩方晓嫣充满期待,因为她半个月前在直播间抢购的毛绒玩具即将到货。她曾在直播间蹲守到凌晨,刷了五六个小时,开了10多个链接,只为抢购一款售价为99元的产品。
最近,主打柔软、萌感的毛绒玩具,成为又一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现象级消费趋势。
年轻人热衷购买毛绒玩具
今年5月,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今年除了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新热点。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商场。在江北永盛购物广场一楼一品牌玩具店,正值午间休息时间,一些年轻的上班族三三两两走进店里选购产品,其中不乏情侣。店里陈列着不少毛绒玩具,价格199元至229元不等,收银台后方柜台上还陈列着一些绝版样品。“看着就可爱,可惜不卖了。”有女孩表示很想买。店内工作人员建议,可以加入他们的社群,有新款来,群里都会发通知。
根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相关数据,00后已成为毛绒玩具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90后紧随其后。“我朋友说我买的是‘美丽废物’,但我就是喜欢它们当我的情绪搭子,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它们,心情就很治愈。”方晓嫣常在社交平台上关注别人的分享,也会到直播间去抢购产品。目前她抢购了不少当下很火的某品牌毛绒玩具,其中最贵的一款是999元,想要还得靠抢,另一款99元的产品则已出现溢价。“大多是绝版,具备收藏价值。”她说,自己买的这些还算便宜的,有的人买的毛绒玩具更贵,几千元的都有。
情绪搭子虽好购买也需理性
一个毛绒玩具,动辄数百上千元,为何年轻人愿意买单?记者采访了一些年轻人,情绪价值是多位受访者提到的关键词,此外还有可爱、治愈、可收藏等。
“毛绒玩具的手感非常治愈,我回到家就投入到它们的怀抱中,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00后女孩悠悠说,借助毛绒玩具,她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圈内都是同品牌玩具的爱好者,大家会经常晒图、分享自己与毛绒玩具的日常点滴。
市第二医院心理治疗师潘琪表示,毛绒玩具的确有抚慰心理的功能,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帮助人们舒缓和放松情绪。这对那些需要短暂情感寄托的人群特别有用,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天繁忙工作的年轻人中更为常见。他们愿意用花钱买开心的方式取悦自己,释放部分精神压力。从这点来说,年轻人会关照自己的情绪本身不是坏事,但所有的方式都得有一个适度范围,只要是适度的,都是合理的。但如果为了快乐轻松而牺牲健康,破坏日常的工作生活,那就不合适了。
潘琪所在的诊室也遇到过非常喜爱二次元、动漫等的患者,其中一些病症较为严重。她说,对于一些日常、短期的情绪波动和小困扰,依靠毛绒玩具等虚拟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松和安慰,但是对于持续、严重的心理困扰,无法替代系统的心理治疗。此外,情绪消费可以带来一定的心理慰藉,但也可能导致过度消费,购买时需理性判断,不可盲目跟风。她建议年轻人寻求真正适合自己、更有效的自我疗愈方式,比如多发展并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等,释放身心、缓解压力,真正走出情绪纠缠和裹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