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运返乡的大军中,孔令建夫妇是最不起眼而又比较特殊的两位。今年49岁的孔令建是货车司机,开货车已经20多年,妻子王艳青从2016年开始跟车跑货,算起来也有9年多了。
2018年,记者曾经跟拍过孔师傅从浙江杭州往返湖北麻城跑车的一路艰辛。7年过去了,这对“卡哥卡嫂”依旧在路上奔驰,如今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孔师傅的大女儿已结婚,儿子参军当兵,小女儿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和和美美,各自忙碌工作、踏实生活。在新春来临之际,记者前后用10天时间,再次跟车拍摄夫妇俩。
孔师傅现在的卡车是一辆解放J6。13米平板高栏,空车就重达16吨,可装货32吨。这是两年前,他刚花了17万元买的二手车,所有的车轮和门把手上,都系着写有“一路平安”的红色飘带,飘带已被一路的风雨磨出了毛边。
为了尽量节省开支,他们现在一年到头都吃住在车上,王大姐说:“这辆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比在那个家待的时间还长。”
跟许多“卡哥卡嫂”一样,驾驶室就是夫妻俩的家。一张简陋的小床紧紧贴着驾驶座,床边连放脚的位置都没有。夜里,夫妻俩只能挤在一起,“凑合着睡”。
1月12日傍晚,记者来到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处路边和孔师傅碰面,孔师傅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热情地迎了上来。
“这里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平时就在这儿休息、刷单找货。”
当天是农历腊月十三,再过两天有的老乡就要回家过年了。大家正好没什么事,孔师傅、王大姐和几位同是货车司机的老乡聚在路边一起包饺子吃。
马路上车来车往,在路边支起一口小锅,蒸腾起生活的希望。他们平时也经常一起做饭吃,这样生活成本最低。
据孔师傅介绍,现在找货很方便,每天在手机上刷单就行,跟打车差不多,可以在软件里看到收取货的地点等信息。
就是到手的运费比较低。装卸货有的时候要半天甚至一天,一单几十公里的短途运输,全部跑下来有时需要两天。平台的每一单运费要抽取数十元到几百元的服务费,而且油费、服务费等成本逐年增加,短途货运费到司机手里也就几百元。这是很多司机现在面临的问题。
平日里,孔师傅夫妇主要从杭州往返武汉周边运货。临近春节,许多工厂已放假,长途货源不太好找。夫妻俩就每天刷单,找一些杭州周边的短途货源,每天满打满算最多只能运一单货,每单挣四五百元,一连干了好几天。
“过年还有些天,现在能挣就再挣点。”王大姐说。
生活的重担和静坐的习惯让孔师傅患有严重的痛风。他身体佝偻,走路缓慢,手上关节处布满了痛风石,每时每刻都承受着痛苦。由于他无法爬上车斗,所以装货、卸货这些活儿都是王大姐一个人干。
孔师傅主要负责开车。开车时,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停车休息时,他就坐在车上不停刷手机,找寻着下一个可能的运单。
离春节越来越近,一起跑车的老乡都回家了,孔师傅夫妻俩也归乡心切。他们的家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本斋回族乡中营村。经过连续多日刷单,1月17日,孔师傅终于抢到一个送货到家附近的订单。次日,夫妻俩去装货地点,装了整整一天,傍晚就归心似箭地踏上了回家路。
货车司机的生活以四个小时为单位划分。按规定,连续行车四个小时必须休息至少20分钟。手扶方向盘时,无论白天黑夜,孔师傅双眼始终注视前方,王大姐就在一旁帮忙,二人相濡以沫、温暖相伴。
常年在路上跑车,交通事故、运输事故都有可能发生,安全是所有大车司机最关注的。每到一个停车点,王大姐都会拿着铁棍,挨个敲击轮胎,检查是否有漏气。
从杭州回家全程约1200公里。经过一天两夜的长途跋涉,20日中午孔师傅夫妇终于回到了村里。夫妻俩的小女儿早已守在村口,刚一见面,就立马扑进爸爸妈妈的怀里,紧紧牵着他们的手回家,脸上洋溢幸福。躺到家里的炕上,疲惫的孔师傅片刻就进入了梦乡。
这趟运货回家之旅看似能拿到4600元的运费,但其实刨去油费、高速费等成本,基本上一分钱都挣不到,“不过总比空车回家强”。
回家的第二天,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美味的午餐,聊起这几年的酸甜苦辣,聊起孩子们,王大姐湿了眼眶。
“挺幸福的,家里条件比前几年改善了不少,大女儿和儿子都拿工资了。”
“你们打算跑车还跑多少年?”
“到跑不动为止。”
年后夫妇俩又将奔赴异乡,开启新一年车轮上的生活。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货车司机从业人员在3800万人左右。这些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运输服务第一线,他们既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也为千家万户的生活提供着保障。
“希望所有人都平平安安,这是最重要的。”孔师傅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