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主题花灯+篝火欢歌,这群年轻人玩出“民族风”年味

字体:
—2025—
02/08
17:12:44
2025-02-08 17:12:44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孙坤 共享联盟·龙港 谢陈啦

  元宵佳节将至,在龙港的林家院社区,来自云南的00后小伙和福才正紧锣密鼓地调整节目单,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他不仅计划增加几个精彩节目,还别出心裁地设计让演员们走出舞台,与不同主题的灯组互动,希望将元宵节的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龙港今年的迎春灯会选址于距主城区半小时车程的林家院社区,占地足足60亩,灯会将持续至元宵节。现场,《黑神话悟空》、《花仙子》、《山海经》等主题花灯璀璨亮相,除了栩栩如生的各色彩灯造型,每当夜幕降临,民族歌舞秀、空中歌舞秀等节目轮番登场,惊艳四座。

  “这里的观众热情似火,现场氛围极佳,我们表演起来也更有动力,希望能将家乡的特色带给浙江的朋友。”和福才告诉记者,除了歌舞节目,他和团队还带来了火壶表演、旋转火流星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水中打铁花出来的效果如梦似幻,大家都很爱看。”

  将每晚的氛围拉至高潮的,非特色祭火仪式莫属。从最初神秘的火光跳跃,到最后演员和观众在篝火中的狂欢,来自少数民族的特色祭火仪式给龙港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福才告诉记者,看到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他增加了民族甩发舞等节目,将原本10多分钟的仪式延长至30分钟。

  过年期间精彩纷呈的演出背后,是一群来自云南、四川等地的年轻人倾情奉献。他们不远千里,只为给浙江的朋友带来一场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视觉盛宴。来自云南的和福才是娜娜文化传媒艺术团的团长,而娜娜正是他的妻子。就在6日凌晨,他刚在温州龙港为妻子庆祝了生日。

  记者了解到,该艺术团成立已有8年,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人,此次来到龙港的有12位成员。他们来自傈僳族、白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80%是00后。今年,是这群年轻人第一次在浙江度过春节。

  谈到除夕夜,和福才告诉记者,那晚大家围坐一起吃了一顿极具浙江味道的年夜饭。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用家乡的歌声化解思念,传递祝福,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我喜欢炒米!”“我觉得炒年糕不错。”“炒粉干也可以!”第一次在浙江过年,这群年轻人对龙港的年味充满了好奇,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然而,谈及没回家过年的话题,和福才的语气略显无奈:“没办法,只能视频拜年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走南闯北,在外过年早已成为习惯。等忙完元宵节,如果没有新的演出任务,他和团队成员计划回老家“错峰拜年”。“年前出来到现在挺久了,确实想家了。”和福才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如何让元宵灯会的节目让人眼前一亮?采访结束,和福才又投入到和团队成员的头脑风暴中。元宵灯会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群年轻人用热情与才华编织的梦想舞台,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节日体验,也让远在他乡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元宵责任编辑:廖君琳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元宵佳节将至,在龙港的林家院社区,来自云南的00后小伙和福才正紧锣密鼓地调整节目单,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