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网红龙鳞坝上过“金蛇”,杭州这里的元宵氛围赢麻了

字体:
—2025—
02/09
22:53:50
2025-02-09 22:53:5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俞刘东 通讯员 杜超群

湖源乡供图

  大旗开道,锣鼓喧阗,120米长的女子板龙沿着碇步桥踏溪而过……2月9日,在杭州富阳的青山绿水间,“金蛇过坝”的壮观场景把元宵氛围拉满。

  元宵舞龙寄托着风调雨顺、兴旺红火的美好愿景,深受村民喜爱。十二上灯,十五迎灯,十六下灯,舞龙和近年爆红的龙鳞坝结合到一起,更是赚足了眼球。

湖源乡供图

  “这是村里的大事,出去上班的年轻人都赶回来了,小孩子更是开心到飞起。”湖源乡石龙村党总支书记石茹萍告诉记者,虽然背后是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但老底子的东西最能引发大家共鸣,不能丢。

  据石茹萍介绍,湖源板龙源于清代,由当时走南闯北经商的村民从北方引进。何为板龙?板龙因龙身由一张张板凳连接而成而得名,而女子板龙也很好理解——队员为全女性阵容,年纪最大的已经80多岁,最小的10多岁。

湖源乡供图

  旧俗认为女性不能触碰龙灯,但当地人决心打破这种陈旧观念。2006年,湖源乡窈口村第一支女子板龙队成立,称窈口“一绝”。随后,湖源乡石龙村板龙队也于2013年成立。

  去年正逢龙年,村里商讨许久,决定将“沉睡”十年的板龙“唤醒”。石龙村妇联主席郭红妹满是惊喜,“没想到,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务工、出嫁他乡的石龙村妇女,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队伍迅速就拉了起来。”

  “舞龙头的时候,敬畏感油然而生,能够很明显感受到大家劲往一处使。”郭红妹说,“但是龙灯重,演出结束时队员的肩膀上常常会出现淤青,我们需要时常替换体力不支的队员。”

photoplus

湖源乡供图

  舞板龙的老规矩里讲,“要么不舞,开舞就要连舞三年”。去年年中,石龙村早早地对板龙进行修缮。为节省资金,在郭红妹的张罗下,村民开发了各式“隐藏”技能:村务工作者绘画、网格员裁剪、木匠扎花……

  今年的板龙全长120多米,由51轿组成,包括龙头、间子龙、龙身、龙尾。一个龙头便有两米多高,需做到龙角高挑、龙眼有神、龙须颤悠;龙身更是装饰以鱼虫鸟兽各色造型,活灵活现,绚丽夺目。

湖源乡供图

  板龙跨溪而过后,要一一走过每个自然村,还要做出“梅花阵”“元宝阵”“箍桶阵”等复杂阵法,要接灯的老百姓们给龙头挂上红布、奉上祝福红包,祈求幸福顺遂。

湖源乡供图

  虽说是女子板龙,但过年就图个热热闹闹。她们的丈夫、儿子、兄弟怎会袖手旁观,加油打气是“基础配置”,体力不支的时候直接“抢”过板凳也是常事。

  这样的氛围,村民怎能不喜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元宵节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大旗开道,锣鼓喧阗,120米长的女子板龙沿着碇步桥踏溪而过……2月9日,在杭州富阳的青山绿水间,“金蛇过坝”的壮观场景把元宵氛围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