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卖鱼哥”的故事在继续

因为一次善举,恩人如家人

字体:
—2025—
02/19
09:19:16
2025-02-19 09:19:16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许健楠/文 楼冀阳/摄

  还记得“卖鱼哥”童林松吗?去年11月,他舍弃满车鱼虾泼水灭火的故事火爆全网。2月15日晚,童林松在家里办了一场家宴,被他救助的拖车司机朱鸿辉也来了。后者把“卖鱼哥”视为恩人,而“卖鱼哥”也将他当成家人。

  那种亲密与融洽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倍感温暖。爱心在传递,温暖在延续。

  因为一次善举,结下一段缘分

  因为一次善举,结下一段缘分。这段缘分就源于那个泼水救火的故事。2024年11月14日上午9时许,童林松开着装有100多公斤鱼虾的水产运输车,从兰溪往金华市区方向行驶。在途经婺城区竹马乡宗安街路段时,他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车车头正冒出火花和浓烟,车主朱鸿辉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童林松想到了车上装鱼虾的4个水箱。顾不得鱼虾,他几乎把一吨水都用来扑火,最终成功将火扑灭。两天后,他收到了朱鸿辉送来的锦旗,上面印着“见义勇为施援手 弘扬社会正能量”。“卖鱼哥”童林松的事迹,迅速在全网热传并持续升温,引来无数网友点赞。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20余家央媒、省媒相继报道,该话题登上微博全国热搜榜,全网点击量超3.5亿。

  “如果没有遇到童大哥,恐怕事故车和拖车都难以幸免。”与童林松坐在一起吃饭,32岁的朱鸿辉感慨地说。

  这份恩情,朱鸿辉铭记在心。新年伊始,这已是两人第二次见面了。正月初六,朱鸿辉就专程带着年货去给童林松拜年。

  “那次拜年时我就提出来,过完年要请童大哥吃饭,结果还是他请我吃饭。”朱鸿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送过锦旗,表达过谢意,但他对童林松的这份感恩一直在延续。

  “快尝尝这虎头鱼,这可是去年救火后腌的!”童林松系着溅了油星的围裙,手腕轻轻一抖,那鱼块便在辣油里泛出了琥珀般的光泽。朱鸿辉呷了口酒,脖颈顿时涨得通红,说道:“消防车来的时候,火早就灭了,老童瘫坐在自己运输车的驾驶室里,喘得比鱼篓里的氧气泵还急呢!”满桌的人哄堂大笑,那笑声犹如一串串欢快的音符,在客厅里久久回荡。

  童林松的妻子项苏芳端来刚蒸好的馒头,指尖轻轻戳了戳童林松的额头,嗔怪道:“他呀,回来抱着账本发愁,那些翻了肚皮的鱼都腌了起来,倒被客人夸‘比活鱼入味’!”

  童林松说到泼完30多桶水时,忽然站起身来比划着,那动作极为夸张,惊得瓷勺里的鱼丸都直晃悠。

  一位亲戚插话道:“听说磐安人都开车来买鱼?”项苏芳端着笋丝扣肉接话道:“可不!前儿个有个老汉,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就为了拎条草鱼,还说‘吃了英雄鱼,来年有福气’呢!”

  吃完饭,移坐到客厅时,童林松从五斗柜里捧出一面锦旗,他念得字正腔圆:“见义勇为施援手——”念到这里,他忽然又挠了挠头,憨笑着说:“其实泼完水后,我的手直哆嗦,就怕鱼死光了还不上房贷!当时一吨水泼完,那鱼虾全翻了肚皮啦!”“后来半死不活的鱼运到摊上,倒被夸‘你家水产就是乖顺’,怕是给大火吓懵了!”

  金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公炎是童林松的亲戚,聚餐时他也在场,2月16日,他写了一篇随笔《在“卖鱼哥”家做客》,将这温馨的一幕幕一一记录下来。

  真正的善良从来不计算代价

  “锦旗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们又都是兰溪人,新的一年,我去拜访他两次,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拿我当家人。”2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鸿辉这样说。

  直到现在,朱鸿辉握着方向盘的手还是会发抖,不是后怕那场火,而是忘不了童大哥冲过来时那股鱼腥味混着火烧的焦糊味。

  “他一次一次泼水的样子,我这辈子都记得。那些活蹦乱跳的鱼虾,是他一家人的生计,可他连一秒钟都没犹豫。火灭了之后,童大哥蹲在地上捡死鱼,手比刚才泼水时抖得还厉害。我掏钱想补偿他,他一把推开说‘人没出事比啥都强’,转身开着车就走了。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想:要是换成我,有没有勇气为一个陌生人毁了自己一天的收成?”

  在这位90后小伙看来,童林松的善举,让他想到了路上车爆胎时递扳手的人,寒夜里分来半壶热水的人。

  去年年底,童林松获评“金华好人”,朱鸿辉觉得,这个荣誉来得太及时了。“有人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可童大哥的行为就是最好答案,真正的善良从来不计算代价。他是‘金华好人’,我更想叫他‘红尘侠客’:没有披风,却救了一场火;满身鱼腥,却让我们闻到了人性最干净的味道。”

  善良就像一粒种子,会生根发芽。朱鸿辉说,如果有一天,有人需要他挺身而出,他也会像童林松一样,毫不犹豫。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锦旗;善举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