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7分钟,船舶物资“从天而降”!浙江自贸区首单锚地国际航行船舶无人机配送服务完成

字体:
—2025—
03/06
07:26:17
2025-03-06 07:26:1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陈自衡 俞则徐

  3月5日14时许,在位于舟山新城的小干岛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一架型号为FC30的大载重大疆货运无人机稳稳升起,搭载着船员证书、设备配件、咖啡等物品,向锚泊在马峙锚地的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新一海 16”轮平稳飞去。仅用时7分钟,该无人机便顺利降落在“新一海 16”轮三号舱盖上,直线航距约4公里。这是浙江自贸区首单面向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的无人机配送服务。

  自2024年11月浙江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以来,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大力推动各项创新业务的探索与发展,全力构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三最”国际海事服务体系。本次锚地国际航行船舶无人机配送服务在舟山市港航和口岸局的牵头协调和舟山市公安局、新城管委会、舟山海关、舟山海事局、舟山边检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舟山市交投集团与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合资的浙江自贸区东方同舟海事服务供应有限公司携手舟山移动公司开展,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多元化物流解决方案。

无人机抵达国际航行船舶上空。由受访单位提供

  “以前遇到送证等急活,我们要租船出海,来回起码三到四个小时,船东需花费三四千元;现在用无人机配送,不仅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成本也能下降80%以上,大大提高配送效率。”浙江自贸区东方同舟海事服务供应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波介绍,无人机的使用还避免了传统配送方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今后碰到船东急件,在条件适配的情况下,均可采取无人机配送方式。

无人机返回陆地。记者 黄宁璐 摄

  “现在舟山的无人机配送半径可达8公里,最大载重达30公斤,能够基本满足内锚地船舶的小件物资配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拓展无人机适配船用物资配送的应用场景,通过‘低空经济+海事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舟山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增添新的动能。”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无人机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