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30日讯(记者 金梁 傅颖杰 通讯员 金光强 王江红 陈勇)再次来到东阳南马镇花园村,一切都透着新鲜劲儿——
年初全面开通的义东高速开设了花园互通,再次拉近了村和城的距离,让6.5万花园人实现了“家门口上高速”;村里的商业中心新开了星巴克、必胜客,“点杯星巴克,上班更有劲”成了当地村民的一句流行语……
行走在花园村,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每个变化都让人振奋。20多年来,这个原本并无区位优势的村庄,先后获中国十大名村、全国文明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成为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8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当前,我省正在做好强城兴村融合文章。花园村是如何写好属于自己的答卷的?
村是一个城
清晨6点,花园村开始苏醒。
沿着花园大道,穿过“中国农村第一城”的牌楼,各类早餐店已忙碌起来,既有当地人最爱的花园肉饼、撒满油渣的小馄饨,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河南胡辣汤、重庆小面、淮南牛肉汤等。各种口音方言汇聚一村,甚是少见。
两个小时后,花园大道上车来车往,红木家具城和粮油商贸城附近的充电桩最是紧俏。“一旦来得晚就抢不到快充,常常需要绕好几个点。”这是村民陈燕的新“烦恼”。
另一旁,蔚来车主李献很坦然,两年前蔚来汽车在花园村建了全国首座村级充换电一体站,有时候连东阳市区的车主都跑来这里换电。充电自由是花园村正在打造的一项新福利。
在花园商业中心,很多店刚开张,不少外卖小哥跑进跑出。“这个时间大多是点星巴克的。”花园商业中心总经理蔡超群说,这里是同时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星巴克三大全球知名餐饮品牌的村级商圈。这些连锁店选址要求严格,落户花园村足以证明这里的人气。
这里俨然是一座崛起的新城:有摩天高楼、星级酒店、体育广场和国际化学校,还拥有1家上市公司、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众多“高配”打破了原有对乡村的固有印象。
然而,这依然还是一个村。
在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出现,时而与村民唠唠家常,时而调解纠纷矛盾。有事找书记,这已经成了村民的习惯。
在第三菜市场的粮油发放处,村民贾海兰打开“浙里花园”APP,用电子福利卡换到了几袋大米。“只要户口在村里,每月每人可以领到25斤大米、2斤猪肉、2斤鸡蛋和2斤食用油。”贾海兰笑着说,这项福利已持续了十来年。
在花园村,依然能感受到农村的淳厚和温暖。在渼陂下小区,身患尿毒症多年的邵宏进有自己的房子,可一直没钱装修,住的是毛坯房,这两年村里出钱帮他装修,从地砖到墙面,从厨房到卫生间,里里外外装修一新。近年来,花园村针对残疾、困境等特殊人群进行特殊照顾,为42户困难户进行室内精装修并补助生活费,安置56名残疾人就业,做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掉一队、不弃一家、不落一人。
对于当下的花园村,邵钦祥评价说,城里有的,花园村都有;城里没有的,花园村也有。
带动更多村
带动更多的村共同富裕,这是很多人最敬佩花园村的地方。
如今的花园村由19个小区组成,而这19个小区,之前是19个村。2004年10月,花园村首次合并了周边9个村,2017年3月,再次合并另9个村。
两次并村,花园村户籍人口从496人增加到2024年的1.5万人,村域面积从0.99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个私工商户从21家发展到3050家,人均年收入从1.73万元提升到18.2万元。放眼全国,能达到这一水平的村庄屈指可数。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仍在延续。
周末,在距离花园村3.5公里外,联合村瑶仪自然村新建的影视基地正在拍剧,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67岁的村民张德海在家门口摆了几桌小吃摊,卖卖小馄饨、东阳沃面,生意格外好。
“这多亏了花园村的帮助。”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进刚介绍完村里变化,就把功劳往外推。早些年,影视基地受困于个别因素迟迟难以落地,全靠花园村帮忙解开了困局,去年开始就为瑶仪村每月增加了1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不仅如此,这些年花园村帮瑶仪村制定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党建、经济、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帮助瑶仪村积极开发旅游项目,形成“造血”能力。
强村帮弱村,形成多点开花。前不久,南马镇召开共富党建联建第十八次联席会议,花园村、联合村、泉府村、夏屠村等10个村的负责人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走现场、看项目、听思路,为乡村发展“把脉开方”。“一两个月聚一次,这种机制已持续两年。”南马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华洁晶说。
这两年,浙江花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健走遍了周边村庄,他要为9个联建村16家农业大户提供技能培训和科技指导,推动传统水稻种植向高效、绿色农业转变,通过种植水稻、菌菇和蔬菜,产值比联建前增长了10倍以上。
从乡村发展把脉到富民产业引进,从解决土地指标到帮助弱势群体,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共享……先富起来的花园村,仍在全力带动更多的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如今,南马镇以花园村为核心,形成了片组联动发展和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向全域化延伸。在溪西村,探索红高粱和油菜花轮作,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在上安恬村,通过古建筑保护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非遗体验等……
城乡破局者
农村再富裕,与城市之间仍存在差距,城乡融合势在必行。
基础设施是城乡空间融合的先导。去年9月,杭温高铁横店站启用,从花园村出发到高铁站仅需20来分钟;今年1月,义东高速开通花园互通,让整个南马镇告别了不通高速的历史;不久的未来,金义东轨道交通线将设置花园站……大交通的改善为花园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流量”红利已开始释放。作为村民的后花园,天香湾内桃花盛开、樱花烂漫,周末游客量明显增多,大多是从东阳市区自驾过来的。“以前从市区到花园村至少40分钟,现在走高速省了一半时间。”一位拖家带口前来赏花的游客说。
这几年,红木产业虽没有之前火爆,但许多从业者依然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批发商、消费者,来花园村越来越方便,生意只会越来越好。”新轩红木负责人方明亮说,花园红木家具城作为花园红木产业链的销售终端,物流成本下降的优势逐渐显现。
公共服务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城市优质资源,这样才能让花园村变得更好、村民更幸福。”在邵钦祥看来,这是对外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
去年,东阳花园田氏医院正式被评为二级甲等骨科医院,不仅引进了数台64排螺旋CT,建成两幢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还将骨科手术机器人运用于临床;花园外国语学校和花园高级中学的教育硬件不断提升,每天有20多位外籍教师在校授课;新建的花园人民体育广场增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拥有如此完整的公共服务配套,全国范围的村一级单位中也不多见。
作为“村域小城市”,花园村既要承接城市人口和消费外溢,又要改善农村条件留住乡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这正是花园村“成长”的象征。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认为,花园村将城市优势与村集体经济优势有机叠加,将更具吸引力。
夜幕降临,位于花园村中央的吉祥湖,一大圈霓虹灯带亮化工程秀出湖景,与音乐喷泉、摩天轮以及高层建筑的灯光融为一体,宁静的夜色顿时有了动感与生机,村民们来到湖边的圆形舞池跳舞,走上文化舞台唱歌,欢声笑语在村中回荡。
邵钦祥仍在加班,在他桌上摆着年初制定的花园十一件大事,即将逐一实施:建设连接高速互通的共富大道、打造天香湾花海体验中心、举办首届花园农民节、新建更多公共充电桩站点……
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花园村或许只是盆景,但它的成功经验却是一颗种子,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也将由此孕育出更多“花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