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箭航天第100台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在湖州下线。 记者 倪雁强 俞碧寅 摄
浙江在线4月16日讯(记者 孟琳 林辰辰 通讯员 李晓明)15日11时12分,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第100台天鹊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湖州动力制造基地下线,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批量制造。
“目前已经下线的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涵盖天鹊、天鹊A、天鹊B三大系列,具有推力强劲、结构轻巧、调节范围广等优势。”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总经理、动力制造基地总经理刘磊介绍,天鹊系列是支撑朱雀二号系列运载火箭以及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动力系统,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
2018年,蓝箭航天落户湖州,建设国内第一家民营火箭动力制造基地。次年,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试车成功,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近两年,蓝箭航天捷报频传,朱雀二号遥二和遥三火箭、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火箭相继发射成功,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的试验箭百米级和十公里级垂直起降回收试验也圆满完成,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蓝箭航天已形成覆盖设计、制造、装配、热试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建成全国领先的液氧甲烷动力制造基地和热试中心,累计完成6.8万秒大推力发动机热试验证,仅发动机(动力系统)累计相关发明就有101项。
具备入轨能力后,商业火箭将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和提升发射频率,火箭的可回收复用至关重要。“发动机的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实现更好的质量管控,还将使成本进一步下降。目前蓝箭航天发动机年产能基本达到100台,已具备支撑高密度、低成本、可复用商业发射的工程化能力。”蓝箭航天发动机总工程师张小平介绍,下半年天鹊系列发动机将应用于朱雀三号的首飞任务,该型号火箭可实现一子级回收重复使用,采用“9+1”共10台天鹊系列发动机配置,对发动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朱雀三号的产品准备、发射场建设已基本完成,动力试车箭也已完成装配,将为后续地面试验和飞行验证提供关键支撑。“若朱雀三号首飞取得成功,蓝箭航天有望成为国内最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的企业,朱雀三号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主力火箭,为建设中国卫星互联网和抢占空天资源提供重要支撑。”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昌武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