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3日讯(记者 谢丹颖)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搜索各大平台,一条4月17日刚开的旅游线路瞬间抓住我的眼球——单人仅需139元,便可乘坐大巴往返杭州市区、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住1晚特色民宿、享受“1早2正”三餐。
139元能买到怎么样的吃、住、行?这份低价“村”游套餐是否可持续?我抢了一张18日的票,背起行囊去实地一探究竟。
城市巴士直通乡村慢生活
“那边的民宿,推窗便是油菜花田!”“明早比一比,谁能一口气走完那条10公里绿道。”
4月18日,周五,距离8时50分发车还有半小时,杭州长运武林门驿站里已坐了不少带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他们兴奋地议论着。其中,头发花白的本地老年人占大多数。
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集团和航川村联手推出的这条游运专线将试运营2个月,直至6月16日。目前安排每日1班,8:30(4月25日起调整为8:10)从杭州火车东站公路汽车站始发,经武林门驿站、杭州汽车西站,最终抵达航川村。
为啥这么便宜?长运工作人员解释,航川村早在2023年便打造“139民宿”的IP——“1”是指住一晚,“3”是指吃一日三餐,“9”指10人以上的团队住一晚吃三餐每人99元起,或散客每人139元。“新开专线是杭州城际站点巴士延伸到乡村的首次尝试,试运营期间合作双方决定给予旅客优惠,免去往返78元的车票费。”工作人员说,“沿途会经过建德‘四好农村路’之一的川行线,这一路可美了。”
本次出行共33位游客,我坐在大巴倒数第二排。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渐渐熟络起来。
邻座穿着亚麻衬衫的杭州老伯,热心地向我推荐博主“宁波阿鲍的退休生活”。“我们有个粉丝群,这次坐大巴去航川,好多人都是阿鲍‘安利’的。”老伯打开手机,熟稔地找到那条推介视频,“价格合适、距离近,也没有购物行程,蛮好蛮好,趁腿脚还利索,去走走看看。”
“方便是方便的哦,中间不用倒车,买票嘛直接在小程序上输入地点、付款,吃住行一键全搞定了。”前排两个同座的乘客轻声交谈着。
连绵的山野不断从窗外掠过,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一个乡村之旅呢?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临近正午,巴士终于拐进航川村。村里的对接人早已到位。我们按照报到的顺序下车,再跟着被“分配”到的民宿老板去办理入住。
松涛、翠竹、清溪……这个浙江省3A级景区村,并未被过度开发,还保留着原始的乡土气息和山水画意。
路过一片大棚种植的玉米地,途经几棵长势极好的黄樱桃树,我来到落脚处“艾溪山居”。这时,正好遇上一位饭后“瞎溜达”的游客。
她60岁上下,17日专门从湖州坐高铁赴杭,再从杭州东站搭乘首班游运专线。“可惜昨天下午下雨了!”尽管有点小遗憾,但说起乡村慢生活体验,她连连夸赞这个“冷门”的小村落讨人喜欢,“我还要在‘小阿姐’民宿续住几天。”
她说,昨日听雨声、打麻将,今日早起、登山,明日再去严州古镇等周边景点逛逛,“也就百余元的花销,划算得很。”
139元能否盘活“诗和远方”
中午12时,热腾腾的午餐已经上桌。10人一桌,三大荤、三半荤、四蔬菜以及一汤,摆了满满一张圆木桌。
身兼“艾溪山居”老板、厨师两职的邓淼芳,深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挖竹笋炖土鸡、现钓溪鱼煲姜汤……鲜、辣、野的滋味,一个不少。
吃饱喝足,走上二楼客房。房间是15平方米左右的双人标间,干净整洁,电视、WiFi、独立卫生间,一应俱全。
邓淼芳是土生土长的航川村民,三层自建房改造的“艾溪山居”是村里首批12家民宿之一。她告诉我,2023年,为鼓励村里改造闲置农房开发民宿,航头镇给年入住率超过30%的民宿每间房2000元的奖补。此外,镇里对农户外立面改造、庭院美化等还专门有资金补助。村里民宿虽然分户经营,但实行规划、招商、管理、标准和品牌“五统一”,一个床位加三餐统一收费139元。民宿主只需努力做好服务,让客人吃好住好。
“139元,有得赚不?”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放在平时还是有得赚!”邓淼芳也不见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除了139元,游客多少会带来些娱乐设施使用费、土特产消费等其他收入,从中刨除单人65元左右的三餐、20元上下的水电费、10元出头的清洁成本以及村里统一抽取的5至10元运营费用,剩下的几乎都是纯利润,
午后,在村里闲逛。我发现家家民宿都有专门的室内娱乐场所,游客再花点小钱,可在庭院里喝茶,也可在自动麻将包间切磋牌技,或者在民宿版简易KTV场地高歌一曲。
“好多游客原本素不相识,因为一起喝了壶茶、一同唱了首歌,就此结缘。”航川村党委书记宁德良对这条新开的专线十分上心,这里走走、那里转转,和游客们都混了个脸熟。
“这在以前不敢想象。”宁德良说,以前村里人多外出打工,70%的老房空着,是个典型的空心村。2023年来,航川村着力打造“139民宿”联盟,同时借助党建联建、联乡结村等载体引入各方资源,跑市场、发传单,吸引了很多团客,复购率达到60%。2024年,又引进乡村梦想家团队浙江立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整村统一运营工作。截至目前,航川“139民宿”已经从首批12家200床增至21家500余床,累计接待入住游客6万人次,户均月增收3万元左右。
航川村民宿内,游客们体验打麻糍。 航头镇供图
“新开的游运专线车票总不会一直免费下去吧?会不会亏本呀?”我又问。
“就这条专线来说,每个散客新增78元交通成本,即便每趟巴士37人满座,139元的套餐定价还是亏钱的。目前这亏损部分由村集体和长运集团共同承担,民宿业主不受影响。”宁德良说,后续定价会根据这两个月的营收情况再商定。
“小账虽亏,但流量起来了、名气上来了,我们都更看重以后的大账。”宁德良告诉我,航川村最大的底气是老乡变老板、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农品变礼品,闲置资源全部盘活了!
乡村游运专线还要扩容
让航川村没想到的是,新专线有如此高的热度。从17日线路开通以来,咨询情况的、洽谈合作的……宁德良的电话就没停过。开往航川村的游运专线大巴,已经预订到半个月以后,每日的上座率几乎都在80%以上。游客数量激增,除原先上海来的银发旅游团外,多了不少本省的散客。
“专线首次面向散客,开通后马上就遇到很多小问题。”宁德良直言,比如以前接团提供十人桌餐、两人标间,现在散客不愿拼桌、拼房该怎么办;又比如散客想去周边逛逛,没有专门的车接送怎么办……村里讨论、研究后,已经有了比较灵活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95后”体验者,我也有遗憾:这里的夜晚略有些无聊。
美丽的航川村。 航头镇供图
“现有民宿除满足‘宿’的功能之外,自身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普遍较弱。”立尚文化负责人许越说,“有看头”“有吃头”“有住头”外,如何更“有玩头”,是他们下一步需要考虑的事。民宿业主们正筹划着根据村里已有资源,串联周边“玉见乡甜”水果玉米基地、“军中梦”特训营等项目,设计覆盖更多年龄段的体验项目。
我从杭州长运集团了解到,这一游运专线模式,未来还会根据客流,灵活调度车辆,覆盖更多乡村。在我看来,这是城乡资源流动的新路径,也是一次让沉睡资源在流动中重新定义价值的微观实践。
日益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正带来红火的乡村经济。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我的乡村慢生活体验游很快接近尾声。搭乘大巴返程时,同行游客的手上,都多了几塑料袋新挖的笋、几包“航川一号”蟹稻大米。前排的阿姨突然起身,大声问道:“有约5月再来的吗?我们组个团,去尝尝当地那个特别好吃的玉米。”话音刚落,便有人应答:“好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