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都市快报刊登了90岁市民李爷爷(化姓)的来电求助,他向橙柿直通车记者倾诉,40年前,自己的一位学生赠予他的一块梅花牌手表,如今已经不走了,他希望能有一位好心人或店家可以帮助修复。(详见都市快报2025年5月7日03版)
这块手表,代表着李爷爷和他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8日上午,市民汪师傅通过85100000热线说,他可以帮忙为李爷爷修复手表:我原来在解放路亨得利上班,现在退休7年了,李爷爷有一个梅花牌手表需要维修的报道我看到了,我住在九堡,李爷爷如果方便过来,我想给他免费维修一下。
在他手上的表不过夜的 无论多晚都要弄好
昨天上午,从李爷爷家拿到手表,快报记者来到汪师傅九堡的家里。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修复、保养手表的工作都还在做,家里有个小工作室,从小到大的工具一应俱全,还有调表器和超声波清洗仪。
汪师傅全名汪定华,安徽黄山人,从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算,汪师傅实打实地干了45年的钟表工作。
拿到李爷爷的手表,汪师傅拆开仔细观察了下说:“手表还是很好的,虽然有40年时间,但是不需要换零件,里面除锈、清洁一下就好了。”
“你给老爷子弄仔细一点,人家年纪大了,很看重这块手表的。”汪师傅爱人莫大姐说,自己老公干了一辈子修表,退休了也放不下,“在他手上的表不过夜的,无论多晚都要弄好。”
父亲是位优秀的钟表师傅
子承父业手艺精湛
汪定华是子承父业,抗日战争胜利后,父亲汪鹏飞来到杭州,在亨达利钟表店当学徒,杭州解放,亨达利也转为公私合营。汪定华说,父亲是当时杭州亨达利的第一任经理。
一边为李爷爷的梅花牌手表做清洁,一边提起往事。父亲汪鹏飞后被调到当时的钟表材料批发市场,因为父亲手艺好,车出来的零件质量高,很多人慕名而来,“年代有些太久远了,父亲的工作调动,已经记不太清”。
但汪定华一直记得的是,父亲钟爱钟表一行,84岁那年,父亲在修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被发现后,紧急送往医院,但不幸的是,几天后,父亲还是离开了。
父亲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父亲在杭州,他在老家黄山读书,但自十五六岁起,他抽空便会来到杭州,跟在父亲身边做事。每天被钟表包围,汪定华从小耳濡目染,“对我来说,修表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也是一生的爱好”。
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和钟表相伴
1980年,汪定华来到杭州参加工作。为了能让汪定华有个工作岗位,父亲申请了提前退休,以符合子女顶替就业制度。但父亲所在单位舍不得他退休,害怕人才流失,直到他答应退休后继续工作,汪定华才拿到了这个工作岗位,在杭州金星钟表店当学徒。
在当时,作为学徒,没有特殊情况下,都要干满三年才算出师。对于早有基础的汪定华来说,三年的学徒生涯,他的水平都要比同期的同事高出不少。1987年,29岁的汪定华参加了上城区第三届操作技术比赛,获得了“上城区第三届操作技术比赛能手”的称号。这本荣誉证书,和他在杭州亨得利钟表珠宝公司获得的培训证书一起,摆在家里的工作台上。
汪定华最早工作的钟表店,叫“金星钟表店”,就开在湖滨海丰西餐社对面。后金星钟表店更名为杭州钟表店,再后来因一系列的改制、变动,汪定华在亨得利钟表店上班。
“我们那会,每个人修表,一天要修7块,是保底,超出的部分,算额外的奖金。”汪定华回忆,当时在店里,每天几乎要修10到12块手表,亨得利的店门口往往排着长队。
汪定华工作的亨得利与父亲曾经工作的亨达利,是两个不同的钟表店。汪定华在亨得利一直待到2005年,在他离开亨得利后,也尝试过自己创业。“那个时候,在官巷口开了一家二手名表店,从典当行里拿货,后面开了一年,发现并不是很景气,索性就关掉了。”
见过无数名表
家里收藏的每台钟都是汪师傅的宝
因为手艺好,不少典当行会请汪定华去做名表鉴定,也借此积累了不少相关行业的人脉。
职业生涯后期,他基本上都在和名表打交道,欧米茄、梅花、劳力士等,“以前我们国产手表也接触了很多,比如苏州产的是苏州牌,天津产的是海鸥牌,安徽的是红星牌,辽宁的是孔雀牌,上海的牌子多,有上海牌、宝石花牌、钻石牌等”。
“现在不要说二手名表了,典当行都几乎看不到了。”汪定华说。店关掉以后,汪定华又回到了修表这一行,业余生活里,他还会收藏一些钟表。“现在表不怎么收藏了,钟是喜欢的。”
在汪定华家里,可以看到不少他收藏的钟。有“三五牌”的座钟,上面画了南京长江大桥;有杭州本土产品“西湖牌”座钟;还有一款“三五牌”的座钟,还可以显示周几。
汪定华对这些钟如数家珍,有的钟上了发条能走15天,有的能走31天;有的每半点和整点会响,有的每刻钟会响。这些钟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件,现在市场价也并不是很高,多为几千元,但对于汪定华来说,都是他极其喜爱的宝贝。
“每一台钟买回来,都要全部拆开,清洗干净,装回去,调好。”女儿说,父亲每天在家里摆弄钟,不到2岁的外孙,都会学着外公的样子去摆弄了。
两个小时就把李爷爷的手表修好了
汪定华不止一次夸赞李爷爷的梅花牌手表,“40年的东西,零件也不用换,弄好以后还能走”。他说,这些表最怕三样:一是摔,二是常年不保养,三是进水。
“修好了,你看看。”两个小时,李爷爷的梅花牌手表里里外外都被保养了一遍,“麻烦跟老先生说一下,这几天观察下手表,如果有问题,还是要来找我”。汪定华说,这是行规。
“真的是好人,万分感谢汪师傅,好人一生平安啊!”李爷爷拿到手表时,连声感谢汪师傅。
“老爷子放心,这块表我修好,正常用用,还有10年能走。”汪师傅笑着说。
昨天,李爷爷再次来电:我打电话来感谢你们记者的,你们记者真的好啊,刚刚又把手表给我送回来了,他怕打扰我睡觉,交给了工作人员,感谢你们。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