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二胡声起,余音袅袅,久久回荡……日前,缙云仙都景区9号岩宕中,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诸葛旭佳受邀回家乡缙云演出。百位观众凝神欣赏,全然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诸葛旭佳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多次参加国家领导人欢迎外国贵宾的招待宴会,先后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大型音乐节演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作为缙云籍的演奏家,此前她多次参加缙云的文艺演出,这是首次在家乡举办独奏会。“岩宕是缙云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作为家乡人民培养的文艺工作者,我希望以民乐演奏的方式,宣传缙云的文化,为缙云文旅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诸葛旭佳说。
不止诸葛旭佳,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的缙云文艺工作者回到缙云,以艺术为媒,报桑梓之情,助文化建设。艺术正在缙云这片沃土上“茁壮生长”,以源源不断的活力赋能山水文化名城建设。
今年以来,丰富的艺术活动在缙云频频上演:2月4日,书法名家郑晓华在缙韵市民空间举办《涵泳今古——郑晓华迎春书法新作展》书法个展;4月19日,古琴演奏家陈成渤在仙都景区9号岩宕举办古琴独奏音乐会;前不久,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耄耋画家施子洲历时六载创作五十米长卷,以流动的笔触串起缙云的奇峰秀水……
书法展、画展、音乐会,从缙云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回乡展示才艺,既让缙云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吸引着八方来客,让缙云魅力远扬。“我是专门冲着诸葛旭佳老师的演奏来的,来了发现这里风景也很美,在山水间听音乐真是太享受了!”从杭州赶来的听众吴女士说。
得益于浙江省推出的“文化特派员”制度,缙云县的18位文化特派员激活了乡村艺术的“一池春水”。他们通过音乐、美术、摄影等专业特长,分别创建了18个特色项目,打造乡土文化品牌。胡源乡文化特派员以“张山寨七七会”非遗表演为切入点,联合书画家创作非遗人物画,将传统民俗转化为艺术IP,并通过非遗市集、体验课程扩大影响力。仙都街道鼎湖村特派员以仙都景区为核心,组织开展文化市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
挖掘文化“基因”,高水平建设山水文化名城。缙云正以艺术为切入点创新业态,让文艺的资源创造价值。接下来,缙云计划联动文化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助企服务员,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