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海洋二所团队最新研究为经典板块构造学说打“补丁”

向更深处,为海底山脉“做CT”

字体:
—2025—
05/28
06:48:17
2025-05-28 06:48:1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孙湫词 潘盈盈

  浙江在线5月28日讯(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孙湫词 潘盈盈)打开世界地图,陆地的黄色与海洋的蓝色呈现出约3∶7的比例。透过这幅图,地质学家的眼里看到的却是全球六大板块“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就像巨大的木筏在缓缓流动的河流上移动,无声诉说地球内部运行的奥秘。

  不久前,由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领衔的“超慢速扩张加克洋中脊的高变化岩浆增生”一文在《自然》上刊登,颠覆了传统权威理论,在全球板块构造领域发出了中国科学家的声音。

  “我们一直在去向更深处,给地球最北端的海底山脉‘做CT’。”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家彪说,20多年来,团队孜孜不倦,用一项项研究为经典板块构造学说打上“补丁”。

  记者走进位于杭州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这群皮肤黝黑、肌肉虬结的科学家看上去更像是风吹日晒的水手,他们正清点设备和物资,为即将开始的新航次做准备。海洋二所研究员张涛笑着说,有地球之“最”称呼的特殊地形地貌,更易获得他们的青睐。

  北纬85°附近的“海底山脉”加克洋中脊恰好激发了团队的兴趣。作为地球上扩张速度最慢的洋中脊,在经典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中,这里的海底因长时间的传导冷却,无法形成岩浆,因此地壳厚度几近于零。

  “研究它关乎地球演化本质核心命题。通俗地说,我们有望进一步解读覆盖地球大部分面积的海洋地壳是怎么形成的。”张涛告诉记者。

  由于这片海域几乎常年冰封,放置到海底的传统探测设备无法实现有效回收。自板块构造学说提出50多年来,国际上还没有科研团队来到这里查明地壳深部情况、开展大规模主动源海底地震的探测。

  “外国人做不成的,我们来做。”顶着这股执着的劲头,2021年,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团队在冰封海域成功布设了43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数米厚冰下精准定位的海底地震仪,回收率高达97.7%。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极地恶劣环境下完成的大规模海底地震探测,打破了北极高纬密集冰区无法开展海底地震探测的断言。

  在海洋二所研究员丁巍伟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一面“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的旗帜,上面是第12次北极科考全体成员的签名,还有一份珍藏在上海海洋博物馆。

  通过本次科考,团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研究数据——加克洋中脊的地壳平均厚度竟然超过了5000米,部分甚至接近9000米,远远超出了传统理论的预测。

  这意味着,即使是扩张速度最慢的洋中脊,也存在丰富的岩浆活动。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而大洋中脊就像是高压锅上的气阀。在传统的理论中,地幔物质是被动上涌的,就像有人拿掉了气阀,使里面的物质被动喷出。

  海洋二所的最新研究却发现,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这里,地幔物质不仅会被动上涌,还会主动上涌,就像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主动把气阀顶了起来,喷出高压气体一样。

  一面是国际公认的经典理论,一面是团队亲自观测的科学数据与发现。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尤其考验科学家的定力与耐心。

  张涛记得,有团队成员提出:这会不会仅是一个偶然而非普遍的现象?

  在李家彪院士的鼓励下,团队决定深化自己的研究——证明传统的被动上涌理论并不完善。挑战权威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涛说:“北大西洋、西南印度洋、太平洋……既然北冰洋洋中脊还不够,我们就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全球典型海底进行探究。”

  潜心的研究换来“不负苦心人”的骄傲成绩。文章刊发后,“颠覆性”成为国际同行的共同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及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专题撰文:“卓越的成果极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洋中脊地幔动力学的理解。”

  “科学上的突破,很多时候是来自对经典的质疑、对传统的挑战。”张涛说。目前,实验室正在开发更多更好的设备,为探测地球深处奥秘装上更新的“慧眼”。今年起,他们正在研发更“聪明”的漂浮式地震仪“海豚鱼”,它能够在收到海底地震信号后上浮至水面,借助卫星自主传输数据。

  “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这是《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提出的125个人类未知的根本性科学问题之一。

  去年秋天,李家彪团队再赴北极进行长达2个月的考察,研究极端环境的海底地质构造,目前正在加速分析考察所获得的宝贵数据。他们仍在与海洋为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海底山脉;地球;团队;海洋二所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不久前,由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领衔的“超慢速扩张加克洋中脊的高变化岩浆增生”一文在《自然》上刊登,颠覆了传统权威理论,在全球板块构造领域发出了中国科学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