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方那边,接单的究竟是代表公司行为的职员,还是纯粹的个人行为?现在,咱们就重点聊聊这关键的第一步。”近日,南湖区东栅街道信源·国际电气城会议室内,南湖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张奇,在巡回审理完一起案件后,给商户们带来一堂“法治公开课”。
百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商户们凝神倾听,不时记录下法律要点。这一幕,正是南湖区法院党建联建共治,将司法服务精准“沉”到基层治理末梢、护航专业市场发展的生动缩影。
讲座刚结束,电器城商户张先生便穿过人群来到张奇面前:“张法官,您讲的句句都戳到我们的痛点!我也要吸取这次教训,今后一定规范交易。”因为一次交易时疏于明辨责任主体,他曾遭遇“尾款拉锯战”,最终不得不向市场调解室求助。调解员陈圣愉发现最近还有两起类似纠纷,于是上报市场负责人,并联系结对的法官张奇。张奇借助“一庭一品一策”联建机制,将该案的审理现场移至市场一线,并当场为商户们释法解惑。
此外,张先生的案例还被提炼为示范教材,连同商户经营中常见的经营管理不规范、合同意识与证据意识薄弱等问题,一并编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函》小册子,通过在各大专业市场反复宣讲形成示范效应。
近年来,南湖区法院打造“法护营商”党建品牌,将“支部结对+业务联动+基层治理”三个支点巧妙贯穿,谋划“一庭一品一策”联建方案,形成“党员法官+市场负责人+市场调解人员”常态联络格局,织密法治防护网。如今,这种紧贴市场需求,由商户“点单”、法院精准“上菜”的“点单式”普法活动,已在南湖区各大专业市场常态化开展起来。
自南湖区法院“法护营商”党建品牌工作开展以来,共召集党员志愿者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40余次,发放法律风险提示函70余份,实现市场内600余家商户及调解人员“以案释法”全覆盖,为专业市场治理注入了澎湃红色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