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3日讯(记者 詹丽华 通讯员 来源 陈黎)记者从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获知,22日上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
协议签署即日生效,首批涵盖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等16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自此五城间实现“跨省通办”,将为五地市民提供异地办理登记的便利。
此次五城联动精准回应了超大城市群间的民生关切。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个城市常住人口超9000万,年均流动人口超千万人次,异地购房、共有关系变化、继承等不动产登记需求旺盛。
当天下午,杭州市民中心的不动产“跨省通办”专区就受理了五城间“跨省通办”的首单业务,工商银行杭州半山支行工作人员为在杭申请人办理了位于北京昌平区房产的抵押权设立登记。约两个小时后,申请人就收到了北京登记机构核发的电子证明,首单顺利办结。
“过去办理这类跨省抵押业务,需派专人协同客户前往房产所在地办理,耗时费力。”这位银行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原本办理这笔业务大概需要2至3个工作日,加上交通、住宿等成本,人均花费超过2000元,“如今有了‘跨省通办’,工商银行线上代办,客户视频核验签署电子文书,全程网办,仅这一单业务,就节省了数天时间和不菲的成本。”
截至目前,杭州已累计办理长三角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15.1万件,近21万权利人从中受益。“通过‘屏对屏’实现‘面对面’,各类信息跨层级、跨区域实时共享,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跨省通办”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也成了这次合作的坚实支撑。
根据合作协议,五城“跨省通办”合作将主要围绕三大方面展开:在覆盖范围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全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范围,逐步覆盖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业务类型上,首期覆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后续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办理模式上,创新推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预计2026年,五城间将基本实现高频登记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