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20年前在安吉余村发生的有关“点绿成金”的著名对话,后来在浙江演变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让钱江两岸先于并引领神州大地发生了神奇而深刻的美丽蝶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越来越认识到,这是浙江和中国20年来发生并持续演进的一场思想大解放、生产生活方式大变革和社会治理大跃升。看似悄无声息,但其实风云激荡。今天再回首,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示。
一场思想突破:必须打破“环保就是受穷”的旧观念。过去认为“要发展就得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只能受穷”。“两山”理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双赢。余村和整个安吉关停矿山后,靠竹林、白茶和旅游致富,村民收入翻倍;湖州20年间GDP增长5.6倍,能耗反降48%,高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的58家增至2024年的2071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启示我们:绿水青山不是负担,而是最值钱的资产——好环境能吸引人才、产业和投资,成为发展的“隐形发动机”。
一场路径重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早期依赖“卖资源”(如挖矿、伐木),如今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增值。生态变产品,丽水生态价值转化的探索,湖州总结的“生态价值转化十法”,如碳汇交易、生态补偿、“VEP”气候贷;产业绿色升级,长兴蓄电池企业从175家减至16家,收入反增14倍,成为“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
其启示我们,保护生态需要“聪明办法”,用技术、文化、金融、政策赋能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不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好环境“生钱”,发展新能源、生态旅游、低碳科技等。
一次治理升级:从“政府管”到“全民干”。先进的思想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环保不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企业、百姓共同参与。政府依法行政,湖州出台12部生态法规、130项标准,推广“河长制”“生态警务”等;企业主动转型,南浔整治1.3万家企业,“黑烟囱”变新兴产业(年增10%以上);百姓自律得实惠,湖州95%的村集体年收入超80万元,城乡收入差距(1.53倍)全国最小。
其启示我们:环保能保值能赚钱,大家才愿干。让保护者受益(如村民分红)、破坏者受罚(如污染罚款),形成良性循环。
一大全球价值:从“中国方案”到“世界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模式被国际认可为破解“发展VS环保”难题的范本。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占全球60%以上、光伏成本降85%,证明绿色技术可盈利。基于“两山”理念的“千万工程”和“蓝色循环”等项目先后荣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验用于全球项目,如非洲光伏电站、东南亚雨林保护等。
其启示我们,环保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品”“奢侈品”。发展中国家通过太阳能、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既能脱贫,又能护生态。
总结起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要富裕,先保绿”,好环境是长久保值增值的根基;“老产业改绿,新产业创绿”——靠技术、文化和政策工具让生态变现;“共享绿收益,才有真动力”——百姓获利,环保才可持续;“中国绿道,世界复制”——发展与环保可兼得,全球适用。
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村民的话十分直白:“过去炸山一天赚100块,现在一棵树一年‘长’1000块!”这可能是“两山”理念现阶段在群众心目中最实际的答卷。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点绿成金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20年的丰富实践告诉我们,山水林田湖草,还有冰沙等,都是人赖于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是生产生活必备的基础条件。学习“两山”理念,在我看来,生态就是经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生态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他说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生态就是文化,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也是政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上去关乎的是山、水,本质上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伟大事业,是新发展理念的政治命题和政治要求。这大概是这一20年前提出的理念,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继而被社会实践所证实、又成为执政治国理政重要理念和方略、并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根本原因。
发现和把握真理,是要运用和遵循真理改造客观世界,首先得改造主观世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除了其客观真理性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而且总书记用一以贯之、一如既往、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楷模示范,绵绵用力,加以引领和推动。这是我们学习领会、总结经验、深化实践需要特别注重和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能够融会贯通、持之以恒加以活学活用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
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沿着村里道路,看到青山叠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住进美丽楼房,他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浙江近期开展的践行“两山”理念20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是一次阶段性、节点性的学习总结,更是持续走深走好“两山道路”的行动宣言和昭示。
浙江和中国的明天会更绿更美更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