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见过这张照片:地板上、书柜上、走道两边,抬头望见的阁楼栏杆边,靠墙的书架上,到处都堆满了旧书。
错层小楼里,文史哲、理工农医、外文旧籍乱中有序。仔细一看,其选书还颇显“格调”。这就是复旦大学旁一家著名的旧书店——复旦旧书店,开业迄今已25个年头。
背靠大学,学者往来,在读书人心中,复旦旧书店颇有人文地标含义。
据了解,今年10月24日至26日举办的浙江书展,包括复旦旧书店、晓风书屋、单向空间、三味书店在内的10余家省内、省外特色民营书店都将入驻,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的特色书店馆与读者见面。
让书找到读者
复旦旧书店的老板叫张强,是江苏人。
店里的旧书,基本都是他和妻子从各地收集来的,有些甚至已经绝版。他们经常骑着“收书车”,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老教授家里取旧书。
这些经过“专家认证”的典藏书籍,是很多读者眼中的“宝藏”。
复旦大学的许多教授,本身也是书店的忠实顾客。如文科资深教授周振鹤,他曾在书店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这句话凝结了书店的核心理念,成为其标语。
“这次受到浙江书展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浙江文化源远流长,我本身也是很想去交流的。”
张强准备挑选一些旧书,比如跟浙江有关的一些老书、甚至是线装书来。比如他店里有民国年间的《浙江通志》,印量不多,品相也不错,还有《鲁迅全集》等浙江籍代表性作家的书。
他还想带点老版连环画,推荐给现在的小朋友。他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应该被漫画“占领”。老版连环画,无论是印刷工艺,还是绘画的线条布局,都很有讲究。如果挑选好的版本,孩子们应当也会喜欢。
张强本身并不是书展的常客,今年,他首次应邀参加了家门口的上海书展。
“用心经营,读者是能感受到的。”张强说,“卖的虽是旧书,对未曾读过它们的人而言却是新书。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中获得新知识,这是对旧与新的重新演绎。”
展现实体书店的独特魅力
杭州的晓风书屋、北京的单向空间,也都是全国知名的特色书店。
晓风书屋开办已近30年,有多家门店,每家店的风格以及售卖的书籍都因“地”而异,专业书籍和文创周边开发兼顾,达到某种平衡。
开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里的一家门店,不仅有大量跟丝绸、丝路有关的专业图书、展览图录,还有大量精美的文创产品,游客读者络绎不绝;体育场路的总店,新书到得快,拥有很多固定读者。
“晓风”是其创始人朱钰芳大女儿的名字,“湖畔晓风”是她理想中的美好景象。
杭州的美和风雅世人皆知,朱钰芳想做的,就是把风雅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单向空间一直有在宁波开店的计划。2023年,单向空间创始人、作家许知远曾在宁波参加过相关活动。
单向空间是一家集实体文化空间、全媒体原创内容出版、文化沙龙、文创礼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机构。
2005年,许知远、于威、张帆等几个当时的年轻媒体人,在圆明园的一座院落里创办了“单向街图书馆”,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2014年,品牌更名为“单向空间”,同时也走出北京,相继在杭州、上海等多地开设实体空间。
在消费和娱乐盛行的时代,单向空间始终强调思考的价值,分享经验、表达洞见、树立榜样,为人文精神赋能,为创造力欢呼,引领年轻一代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在集结省内省外特色书店的同时,宁波本地代表性民营书店如枫林晚书店、三味书店等也将在浙江书展亮相,通过展示其精选书籍、独特的文化产品和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展现实体书店的独特魅力与生存之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