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创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浙江解法

字体:
2025-11-27 07:52:1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评论员 王彬

  近日,省委书记王浩在嘉兴调研时强调,科创平台要勇挑重担、争创一流,紧紧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不断探索总结“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平台都能使用,成果都能转化在企业”的有效模式,推动人才更好有序流动、人才资源更好共享、科研成果分配更合理,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更好保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浙江解法,既包含了浙江过去成功的经验,也是面对“十五五”目标任务必须继续要答好的题。

  今年以来,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作出的“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教育科技人才政策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企业认定、政府认账”全省推广,“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启动实施,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等等成果,呈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好局面,为一系列改革措施、部署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在浙江,实验室和高校开展学科联建、人才双聘越来越普遍,“编制在高校、工作在平台、服务在企业”的用人模式在科研人员之间风靡。今年7月,新一批省派“科技副总”名单公布,252人中覆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有企业兴奋地表示,专家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助力我们攻克了众多内部团队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里生长出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力量,建立企业项目和产学研项目上升为省重大科技项目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参与科技活动全链条的主导度,实现“1到10”“10到100”接力跨越。正因为这些努力,全省“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都能使用,成果都能转化在企业”有了坚实基础,为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过去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表明,人才充分流动是创新的重要前提,破局的关键在于放活机制、生态共建。未来的竞争,本质上也是制度环境与创新生态的竞争。纵观全球创新浪潮,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人才流动模式和成果转化范式的根本性重构。当前的新一轮变革浪潮中迫切需要构建起能够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知识高效共享、成果顺畅转化的制度与生态,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更优环境、更强生态。

  浙江提出,加快推进“十五五”发展要在建设创新浙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这就更需要立足新的现实做深做实“两篇大文章”,壮大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创新“第一动力”,在人才评价、激励、流动等关键环节实现更深层次的破冰。既要打造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平台支撑,也要进一步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每一分才智都能在最适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每一次突破都能在产业链条中精准转化。唯有不断创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浙江解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创新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让创新活力如泉涌流,汇聚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叶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