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一位退休老人15年的追求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背后的故事
2016年07月03日 10:15:00 来源: 湖州晚报

  浙江在线7月3日讯 “15年来困难有不少,但收获更多的是感动。”王听兰说,如果不是宗亲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就不会有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现在的规模,更不会促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诞生。

  作为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王听兰除了对三槐王氏的研究外,更多的是组织聚集四海各地王氏后裔参与王氏文化的深入研究。为此,王听兰要抽出时间奔走劳顿于全国各地和王氏宗亲见面,商谈建立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站。

  2008年大年初三出发,王听兰一行在四川筠连县参加西南王氏文化研讨会后就赴黔、滇、川、渝等西南省市调研。王听兰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看家谱,与西南宗亲一起研究,常常工作到凌晨1、2点钟。时值初春,西南地区的公路因冰雪灾害而无法通行。在困难中,王听兰一行得到了当地宗亲的亲切关怀和帮助,虽然步行走访很辛苦,但是处处都有王氏宗亲的热情招待。这让王听兰倍感欣慰。面对西南王氏宗亲积极参与王氏文化研究的热情,王听兰第二次带员于2012年秋天前往西南地区,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王听兰一行走访了重庆、遵义、毕节、镇雄、威信、彝良、昭通、威宁等地,在西南建立了7个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站。而各地王氏宗亲被王听兰为研究王氏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所感动,自发为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捐款2万余元。

  13年来,像西南宗亲积极为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捐款捐物不乏其人,作为研究中心的理事长,王听兰不辜负各地王氏宗亲的信任,从2004年“首届王氏家谱研究会”到今年在湖州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每届聚会,王听兰都要公布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财务收支情况。“研究中心的钱是王氏宗亲的,不是我王听兰个人的,所以每一分钱都要用在研究王氏文化的工作上。 ”王听兰说。

  2001年初,出生于长兴县煤山镇尚儒村的王听兰从湖城一家事业单位退休。尚儒村与江苏相邻,这里层峦叠嶂,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在职时王听兰也写点故乡自然风光和人文稿件在媒体上发表。退休后,王听兰常常回尚儒小住,回味童年的时光。

  有一天,王听兰的堂兄拿出了家中珍藏的一套《尚儒王氏宗谱》给王听兰看,王听兰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原来王氏上源有4500多年的历史,苏东坡和欧阳修也曾为王氏写过文章。三槐王氏兴盛于北宋真宗时期,是王氏家族中的一个最大分支,发源于河南开封,尚儒的王氏是属于三槐王氏的嫡传后裔……王听兰想不到王氏文化有如此深的渊源!

  曾多次向报社投稿的王听兰,不由自主地撰写了《尚儒王氏宗谱——记载4500年家族代代相传的历史画卷》一文,先后投给了《长兴报》、《湖州晚报》、《今日早报》及《扬子晚报》,而这些报纸都一一刊登了此文。

  让王听兰想不到的是,自己写的一篇千字文章,竟会在全国引起反响!他先后收到全国8个省市100多位宗亲来信,有的提出寻根;有的建议开展王氏文化研究……来信者中有南京金陵学院副教授王家驸和安徽滁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珏等专家,这完全出乎王听兰的预料,宗亲们的期望,让王听兰下定决心用晚年的时光来研究王氏文化!

  2002年9月23日,王听兰和王家驸、王珏相约在南京会见,三人共同商议,决定筹建王氏家谱研究会,开展王氏家谱和王氏文化研究。

  王听兰回到湖州后,分别向100多位来信的王氏宗亲寄出了筹建王氏家谱研究会的通知。年底由王听兰编写的第一期《王氏家谱研究通讯》刊登创刊词《宗亲齐努力,共探始祖源》,公布了第一批45人会员名单。

  就这样,中华王氏文化的研究在湖城凤凰街道金泉社区的一栋小楼拉开了序幕!

  入之愈深,见之愈奇。王听兰发现自己对王氏文化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加上家谱都是文言文,自己缺乏古文知识,为便于对中华王氏文化作深入研究,首先从他自己所属的三槐王氏研究着手。

  据三槐王氏家谱记载:王氏的太子晋五十八世王祜在北宋朝中为官,家居开封,手植三槐于庭,并预言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王祜次子王旦于宋真宗时期登上相位,而实现了其父预言,“三槐王氏”由此形成。三槐王氏开基祖王祜的祖父王言定居于山东莘县,因此称王言为三槐王氏系姓始祖。以后三槐王氏后裔向全国各地及海外迁移,王听兰出生地尚儒村的王氏是属于三槐王氏中的南方一支“三沙王氏”的后裔。

  三沙王氏分为中沙王氏、东沙王氏和西沙王氏。三沙王氏始居地为苏州“荻扁”,于是,王听兰决定从寻访“荻扁”入手。

  2003年10月15日,王听兰与三沙王氏研究联系人王洪勋来到苏州,查阅苏州大学图书馆及询问苏州百姓均无果。历尽千年,“荻扁”这一地名已不存在,难以找寻,一时间研究陷入僵局。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时,苏州方志办负责人庄建中告知王听兰,他们熟知的王开征女士研究王氏文化已有多年。这一讯息让原本已不抱希望的王听兰欣喜不已,立刻前往拜访。王开征女士告知,“荻扁”现为苏州相城区太平镇。 16日下午他们赶到三沙王氏始祖王皋祖居地太平镇,找到了年已九旬的中沙支嫡传后裔王传坤及其堂弟王廷良,交谈中获知大量有效信息,王听兰马不停蹄,顺藤摸瓜,在无锡和太仓两地分别找到了西沙始祖地无锡南方泉镇塘前村和东沙始祖地太仓沙溪镇。

  王听兰从东沙嫡传、太仓日报副总编辑王大经那里得知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三沙王氏统谱》122本,这消息让他兴奋不已。于是他与王珏、王恒松等人决定前往上海图书馆抄写“统谱”。已60多岁的王听兰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平时要打胰岛素。抄写让王听兰来回奔走在湖州和上海之间,加上伏案誊抄,十分辛苦。王听兰在一次抄写中,突然感到心慌,脸色发白,身冒虚汗。幸亏被上海图书馆一位馆员发现,及时陪王听兰去医院救治,得以化险为夷。

  在王听兰和大家努力之下,2004年4月16日,24位会员代表6个省市的王氏宗亲,聚集长兴县煤山镇尚儒村一起与会“首届王氏家谱研究会”,以湖州为中心的王氏文化研究开始向全国波及!

  王听兰在全国各地创建了30个工作站的同时,于2007年开始,带领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全体会员,依据流传下来的各地的王氏家谱、族谱等,着手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

  为高质量修好总谱,王听兰利用王氏宗亲人才济济的优势,成立了以王氏专家为主,聘请社会专家为辅的70多人参与的总谱编委会。总谱下面的《太原王氏总谱》、《琅琊王氏总谱》、《三槐王氏总谱》、《和派王氏总谱》、《寻源王氏总谱》、《开闽王氏总谱》、《总卷首》也分别成立编辑组。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时间跨度等于中华文明史,王氏人数除海外外,国内已近9000万,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鉴于总谱编撰过程中谬误难免的现象,王听兰主持研究中心于2008年与武汉大族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修建网络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数字化总谱具有随时可以修正的优势,为总谱修正谬误,保证总谱的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不乏有人在研究王氏文化,为了团结所有王氏文化研究者,王听兰又多次赴台湾参加王氏文化交流活动,与台湾地区的专家进行王氏文化研究的交流。王听兰说,目前所编的1000多页《开闽王氏总谱》初稿中已有400多页内容来自台湾。

  王听兰还和在太原的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进行接轨。 2009年到2015年,王听兰等代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先后赴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国及地区参加了第九届到十二届共四届王氏恳亲会。而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优势和特色,为世界王氏恳亲会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世界各地王氏宗亲的响应。“《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海外卷》的编撰工作,即将开始。 ”王听兰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湖城凤凰街道金泉社区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办公室里采访,不断有全国各地的王氏宗亲打电话给王听兰先生,咨询有关研究王氏文化的事宜。一个多小时有4个电话。每次接电话,王听兰总是耐心解答,15年来,天天如此。流水时年,让王听兰失去了许多本应该属于他的悠闲的晚年生活时光,但是留下了中华王氏文化研究的珍贵文史,为华夏姓氏文化增添了璀璨的篇章!

标签: 文化;王氏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