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白天热到33℃ 晚上开始要下雨
南方地区今起迎来入汛后最大范围暴雨 浙中南地区要当心
2016年06月14日 09:47:00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顾怡 刘云 通讯员 何玲玲

  今天开始,南方地区将遭遇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暴雨。

  中央气象台预测,6月14—16日,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及贵州东部和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强降雨时段主要为6月14日夜间至16日上午。预计暴雨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大暴雨范围约46万平方公里;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还更形象化地预测,这一轮暴雨中,6月15日的雨最厉害,暴雨+大暴雨的面积,可能几乎相当于浙江、福建、湖南三省面积总和。

  在这一连串有关暴雨的预测之后,再说杭州今晚开始要下雨的消息,是不是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而且还要庆幸,从目前的天气趋势来看,地处浙北的杭州并不在暴雨的范围里。今晚开始转雨后,明天杭州阴有阵雨或雷雨,周四雨止转阴到多云。不过,这一轮雨水那么厉害,可能今夜、明天下阵雨的时候也会有一阵一阵特别激烈,大家还是要小心。

  以浙江省范围来看,更需要小心防范这一轮雨水的是浙中南地区。浙江省气象台预测,今天夜里,随着西南暖湿气流发展加强,6月15日至16日,浙江会有一次强降雨,其中浙中南地区有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

  另外,杭州人在迎接今晚开始的雨水之前,首先要面对今天白天的热。

  昨天,难得梅雨天出了太阳。尽管阳光不是那么直接,有点“乌花太阳”的味道,主妇们还是抓紧机会洗洗晒晒。这还是明智的,今天白天还是多云天气,昨天洗好晾出去的衣服,差不多都能晾干,正好在晚上下雨之前收起来。

  这个季节只要出太阳,哪怕是不那么猛烈的“乌花太阳”,气温也会升得飞快。昨天,杭城最高气温30.1℃。今天更热,预计有33℃,感觉离35℃的高温线越来越近了。

  曲院风荷荷花开了两三朵

  大片开放要等好阳光

  这个时候,去西湖边看看荷花,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点清凉。6月11日,曲院风荷青帘坊荷区,开出了今年的第一朵荷花,可惜很快就遭遇入梅以后的大雨,花还没来得及认真开好就落了。

  昨天,还是在青帘坊荷区,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两三朵荷花,已经正正经经地开好了。离它们不远,还有好几支花骨朵探出小脑袋,蓄势待发。

  荷花更喜欢热一点的天气。今年之前雨水多,相对清凉,荷花也比往年迟开几天。现在梅雨季对开花也有一定影响,之后,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气温再升高一点,“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经典场景马上就会出现了。

  杨梅岭上种杨梅 今年碰上了“小年”

  不过浙江杨梅总体产量要比往年多

  入了梅,闷热的天气里要说有什么开胃的东西,酸甜多汁,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流口水的杨梅,算是其中之一吧。

  西湖边的杨梅岭村,可能是离市区最近的杨梅产地。沿着村里高低起伏的乾龙路,往九溪方向走,会看到一个矮矮的山头,山上就是村里的杨梅园,前前后后种了1000多棵杨梅树。

  这些让杨梅岭名副其实的杨梅树,这些年过得不太顺利。

  村里人说,杨梅岭这个名字,最早就是因为村里的“金婆杨梅”来的。这位金婆婆家的杨梅种得不多,但味道特别好,一下子出了名,杨梅岭也有了“春有龙井茶,夏有杨梅果,秋有桂花香,冬有雪景靓”的美名。

  后来,“金婆杨梅”因为战乱等原因被毁,上世纪60年代时,杨梅岭村曾重新种过杨梅树,但没能存活。

  现在这些杨梅树,是2006年开始陆续种的,一直等到2012年,终于零星结出一些果子。

  2013年收成好一些,能摘一批杨梅下来吃;2014年是近年来杨梅最多的一年,起码摘了2000斤,大家提着杨梅在村里一路走一路分,一家分到两三斤,全村都吃得高兴。

  去年杨梅正要开花时,寒潮来了,花被打掉了很多,满打满算收了1000斤。而今年,收成可能还比不上去年。

  杨梅岭的杨梅园,这两年一直是村民应远明承包。他的妈妈胡玉珍,这两天去杨梅园里转了几圈,打来电话说:“坏了,今年真的是小年,杨梅结不了多少。”

  胡阿姨说,还是和天气有关。去年冬天霸王级寒潮,很多杨梅树冻坏了;今年春天雨下个不停,她在杨梅园里一棵棵看过去,很多叶子长得密,但就是不开花、不结果。有些虽然结了小杨梅,但现在还是青色的,要过些日子才能摘。总之,到现在,今年杨梅岭上的杨梅,一颗都没摘过;胡阿姨说,照这个势头,今年不会太好。

  和杨梅岭的杨梅一样碰上“小年”的,还有福建、云南的杨梅。杭州果品批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朝法说,福建、云南的杨梅比往年减产40%,上市日子也推迟了。

  倒是浙江杨梅,今年产量反而比往年多。去年年底下雪,还有今年春天的倒春寒,很多柑橘、枇杷冻伤了,浙江各地的杨梅反倒还好,只有种在高山上的受了点影响。之后,杨梅花期、幼果期时,天气都不错,所以今年浙江杨梅坐果率普遍较高,总产量预计能达到57万吨,往年大约是53万吨。

  吃浙江杨梅,一定要说说“四大良种”:东魁杨梅、荸荠种、丁岙梅和晚稻杨梅。

  丁岙梅,是早熟品种,6月上中旬开采,有“红盘绿蒂”之称;荸荠种,也叫炭梅,6月中旬至7月初成熟,果子紫黑色,果核特别小。这两种杨梅,现在水果店或是菜场里都能买到了。

  个头很大的东魁杨梅,大约会在6月下旬上市。它俗称“乒乓杨梅”,平均每个果子重25克左右,很多人爱吃,除了甜,一颗吃下去分量足、过瘾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四大良种”,还有很多品种很诱人。比如,温岭黑晶、象山乌紫杨梅、临海早大梅和杭州人很熟悉的萧山杜家杨梅。杜家杨梅是萧山传统品种,分早色、迟色两种,鲜味很足。杨梅岭种的大多就是杜家杨梅。

  进入杨梅季,周边的杨梅采摘游也值得爱吃杨梅的人去过过瘾。比如瓶窑塘埠村蜜蜂弄,有很多大个头的东魁杨梅;新桐春渚村生态杨梅园,也可以直接摘了吃。

标签: 暴雨;天气;入汛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