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好好休息"和"早日康复"没有关系!训练适应是康复基础
2016年06月27日 11:25:00 来源: 浙江在线健康网 见习记者 翁含露

  浙江在线健康网06月27日讯(见习记者 翁含露)在大学校园,你或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800米、1000米体质测试前几个礼拜的夜晚,操场上的练习跑步的人会比平常至少多一倍。

  第一天2圈,第二天2圈半,第三天3圈……“从现在开始每天练,要是一口气能跑上几公里了,考试的时候就没那么累了啊!”其实这样做,还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6月24日-26日,由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主办的“2016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在义乌召开。

  大会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励建安教授介绍了训练适应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运动训练适应和运动员创造新纪录没什么不同!

  很早之前,达尔文就曾提出“适者生存”,两千多年以前“出版”的《黄帝内经》中也有“天人合一”的说法。适应是功能与环境的结合,因此也成为生物体生存的条件。

  而在康复医学领域,适应也是最核心的理论。通过长期、反复、循序渐进并且有特定目标的运动训练,最终使人体能够适应有功能障碍的生活。

  “我今年1月6日开始每天的跑步锻炼,刚开始30分钟跑了3公里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而且每跑400左右就得走一段路休息一下。坚持了3个月,我慢慢地能连续跑个5、6公里,并且完成了在南京牛首山举办的马拉松比赛,21公里的半程!现在又是新境界,10公里最快的时候用了62分钟。运动没有年龄界限!”

  今年64岁的励建安教授结合亲身经历介绍了训练适应最原始的机制——超量恢复机制。所谓超量恢复,顾名思义就是训练超过了平常的量,这个行为会激发肌肉的适应性改变,比如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酶的活性增加、血管的口径增大等等。

  总之,反复训练之后,肌肉的收缩功能变得更强大了!这样看来,其实康复患者进行运动训练适应,和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不断创造新纪录是一样的——不断努力,无限提高!

  其实,“好好休息”和“祝您早日康复”没有关系

  你发现了吗?康复医疗强调积极地适应,所以它和临床其他学科的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康复医疗患者必须主动参与。所以,“好好休息,祝您早日康复!”这句问候患者的常用语带给人很大的误区。

  首先,康复不是疾病的自然恢复,休息本身也不能带来康复。其次,92%的疾病因不能完全治愈都需要康复治疗,只不过神经康复和关节康复是我们生活中见得最多的,其实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也是需要康复的。

  说到康复医疗患者的主动性,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康复医学工作者的第一技能应该是医患沟通能力。除了专业的手法操作、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师得把患者的动机充分地激发出来,掌握主动性的患者才会全力以赴加入到拟定的训练方案中,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干扰。

  “现在社会资本在往康复医疗领域倾斜,智能化的训练器材越来越多,随着医改的进行很多二级医院也逐渐转型成康复医院。”励建安教授对康复医疗的发展非常乐观。

  据了解,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的参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初仅几十名参会人员,到2008年的200人左右,在今年已逾上千人。

标签: 健康;训练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275397367122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