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80多个工作人员“拼”了半个月 昭庆寺地块终于变身绿地
2016年06月28日 08:18:00 来源: 钱江晚报 黄莺

  浙江在线6月28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黄莺)昭庆寺西弄最后一户人家签约,拆平地块很快铺上了绿油油的草坪——看到这一幕,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副书记周桂珍笑了,嗓子没白哑,班没有白加,身上还没有消掉的蚊子包也值得了。和她有着同样想法的是街道12个工作组的80多名工作人员。

  整件事要从昭庆寺西弄的地段说起,这个西湖边的钻石地段就在凤起路和保俶路口交叉东北角的位置,步行约5分钟就能到西湖。

  这里原本住着60多户居民,2003年为了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整体改造工程,搬走了40多户人家,但直到今年6月1日昭庆寺弄区块的征迁再次启动时,这里还有12户人家。

  “老居民觉得搬走了,就没有这么好的地段了。”甚至曾有一户人家提出了高达1.2亿元的天价补偿,其实就是不想搬,为此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整体改造工程,也被拖后了近13年。

  而重新启动征迁,如何和已经坚持了13年的居民重新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首先要做到能进门,进得了第一次门,还得能进第二次门。”周桂珍说,街道从5月25日接到任务,就开了很多次会,先是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一户人家。

  “我对应的小组里其实是3个小组合并,人员打散做3家人家的工作。其中一户是87岁的胡奶奶,她有个女儿的。胡奶奶第一次上门,没有见我们,我就给她的女儿打电话。”周桂珍说,没想到,胡奶奶的女儿只说了一句说:“不用找我妈妈,我们不搬的,如果想搬了,我会主动来找你们的。”就挂了电话。

  怎么办?再打电话还是这个结果。于是再找胡奶奶,“在住户家门口都有工作人员蹲守,哪户人家回来了,我们就赶紧上门。”第二次见胡奶奶就是这么个时间差,“老人家刚回来,还没关门,我们就进门慰问了。”老人家说自己血压高,工作组立刻带着牛奶和麦片上门了,一句暖心话:“阿姨你身体不好,就牛奶和麦片吃吃,不要烧饭累着了。”胡奶奶让工作组坐了下来,闲聊了一个下午,一直做人事组织工作的周桂珍对胡奶奶的顾虑有了个基本了解。“老人身体不好,又不识字,她一直在旁边的北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看惯了,老人也怕孤单,想和女儿住在一起。”

  摸清了老人真正的想法,周桂珍和工作组成员就开始解疙瘩,一次次和胡奶奶,她的女儿、女婿聊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这家人寻找最好的搬迁之路,“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8个字最终让胡奶奶一家找到了最理想的新家,“她家能分两套房子,现在分给他们相邻的房子,老人能和孩子一起生活,特别幸福。”而胡奶奶一家是12户人家里最先签约的人家,他们也把周桂珍等街道的工作人员当成了一家人,“他们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

  为了让昭庆寺西弄的12户人家尽早解开心里的疙瘩,工作组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很拼。清凉油、驱蚊水是每个人员的标配,即使这样一条腿上被咬30多个蚊子包不算稀奇的。有时为了等居民回家,在路边吃盒饭更是家常便饭。

  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12户居民的征迁工作提前结束,在6月12日全部签约。

  未来,这里将变成青少年宫的新活动场地,为小朋友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标签: 昭庆寺;绿地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2829985427947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