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21年前她被遗弃萧山 现在和美国妈妈回萧山寻亲
2016年06月28日 11:51:00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张超 王莉丽

  母女俩举的牌上写着:“21年后,我们回来了。”

  萧凤母女看望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

  萧凤在福利中心大门口举块牌子,上用英文写着一句话,“我被收养于1995年4月”。

  浙江在线6月28日讯 6月24日(上周五)上午,一辆小轿车驶入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车上是一对来自美国的母女,萧凤和她的美国妈妈。

  福利中心办公室王主任说,萧凤21岁,是21年前福利中心的前身——萧山福利院收留的弃婴。那时候,王主任是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人员,有很多机会接触像萧凤这样的孩子。

  “我印象里,她是当时的新街镇政府派人送来的,我们只知道应该是个弃婴,别的任何线索都没有,她身上也没什么证明文件,送来时只有几天大。”

  经检查,弃婴是个女孩儿,身体健康,取名萧凤,作为福利院第一批涉外收养的孩子之一,萧凤由一户美国家庭收养,此后20年再没联系。

  两个月前,福利中心收到一张浙江省收养登记处发来的“涉外收养家庭申请参观福利院审批表”,才知道21年前被美国家庭收养的萧凤,要回家来看看了。福利中心还想办法找到当时的保育员,可惜她们对21年前的事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现在她是美国一所大学学生会主席

  上周五上午9点多,萧凤母女俩和一位男性导游兼翻译到了,王主任发现,萧凤已经长成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姑娘。

  “长头发,穿一身蓝色运动上衣,爱笑。她妈妈短头发,一身花衣服。慈眉善目,很善良。”

  先到会议室座谈,拉拉家常。

  萧凤说,她现在就读于北乔治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非常喜欢户外运动。她还说,当年和她一起涉外送养的另一名女孩,如今成了她的好朋友,两家人经常聚会,两位妈妈也特别要好。

  她们这次回来,是收到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的邀请,参加“家在世界,根在中国”大型寻根回访活动。

  (《人民日报》6月15日报道: “家在世界,根在中国”大型寻根回访活动欢迎仪式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60个美国收养家庭和91名中国被收养儿童受到了热烈欢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欢迎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权益保护,本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选择收养家庭……)

  座谈之后,萧凤母女看了一些相册,里面都是跟萧凤一样,送到福利中心和被收养的孩子。

  萧凤看完照片后提出,想了解一下自己当年的情况。

  王主任说:“真的蛮遗憾,那会儿萧山福利院算是刚刚建院没几年,很多材料都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我们也告诉她,去找过了,没有找到当年的材料和人。”

  萧山福利院最早成立于1991年12月,原址在萧山区城厢街道高桥小区高乐路东端,后改名萧山社会福利中心。2014年5月搬到了现在萧金路新址。

  美国妈妈还认得社会福利中心旧址

  萧凤母女又参观了现在的社会福利中心,看望了在康教部上课学习的孩子们。几个小朋友看到有大朋友来看他们,很高兴地冲上去拥抱萧凤,嘴里一直叫着“姐姐”,萧凤母女非常开心。

  萧凤母女还在福利中心大门口举块牌子留了影,牌子上用英文写着一句话,“21年后我们回来了!”

  然后,大家又去了城厢街道原来福利中心的旧址,房屋没变,萧凤的妈妈看到后有点激动,她说对这里有印象。

  她说当年这里都是白色小楼,她一个外国人第一次来到这里,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扒着窗户看她……

  王莉丽说,美国妈妈的记性很好,当年福利院的小楼确实是白色的,后来装修,墙面刷成蓝色。

  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萧凤,当年她是被新街镇政府送到福利院的,萧凤母女听后很惊讶,说也想去看一看,所以最后又到了计划外一站,现在的新街街道办事处,在办事处门口留了影。

  “当年工作人员肯定都不在这里了,所以我们也没打扰他们,只是看了看拍了照,因为萧凤母女下午还要去上海赶飞机,午饭都没吃,在我们这里逗留了两个多小时就走了。”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萧凤就读的北乔治亚大学,有四个校区,学生总数近16000人,大学前身之一北乔治亚学院与州立大学建立于1873年,是美国南方享有盛誉的公立大学,被美国著名的吉普林个人金融月刊选入全美100 所教学质量高,学习费用低的美国公立大学。萧凤所读的市场营销专业、属于迈克客崔尔商学院。)

  被收养的孩子中

  能找到亲生父母的很少很少

  一个初步统计显示,像萧凤这样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孩子,有六七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女孩子),数千人参加过回访寻根活动,但能找到亲生父母的凤毛麟角。美国费城一个叫苏珊·摩根的老师,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孩,一直想寻找她们的亲妈妈,摩根到中国13趟,一直没能成功。

  《洛杉矶时报》曾总结寻根之旅的失败原因:语言不通,文化隔膜,被收养儿童的身份资料缺失或者有误。

  “除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现之外,福利院一般也不知道其他什么信息。”重庆一家福利院这样说。

  被同一人先后收养的两个女婴 竟是亲姐妹

  2012年5月,快报记者李筝通过电子邮件,采访过一位美国母亲邦妮·沃德,她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做信息技术工作,是一个部门主管。

  邦妮对快报记者说,1998年6月,她在湖南常德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名14个月大的女婴,孩子出生时头顶有个瘤,做了切除手术,留下一块疤。她把女婴带回美国,把她头上的疤痕治好,取名克赖顿,克赖顿很快就学会了英语。

  2001年10月,邦妮带着克赖顿再次来到湖南常德社会福利院,又收养了一名1岁的健康女婴,取名赖利。

  后来邦妮惊讶地发现,两个女儿越长越像,她带她们去做了DNA鉴定,结果,她俩是亲生姐妹!

  邦妮告诉快报记者,大女儿克赖顿15岁,长得很高,喜欢跑步,擅长跳高,还参加了学校的荣誉课程。小女儿赖利11岁,很喜欢打网球,正在学中提琴。

  邦妮说,她在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们,世界上最无穷无尽的东西就是爱:你给予他人的越多,你得到的爱就越多。

  两个女孩已经懂事,也很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她们还给亲生父母写过一封信:

  尊敬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如果我们的到来让你们一家感到突然和意外,并由此给你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向你们表示最诚恳的道歉。多年前的某一天,你们将一个刚从母亲身体上呱呱坠地的生命遗弃在某个地方。我们想,那个时候的你们是多么的心痛和无奈。而自那以后,你们也一定在惦记着我们,一定想见到自己的孩子。

  我们姐妹很幸运,先后被同一个好心的美国家庭收养。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我们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我们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爸爸妈妈,我们很想你们,你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我们不怪你们,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生命!

  克赖顿和赖利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提供

标签: 寻亲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