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红巷+”形成红色景观带
杭城首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16万人次游览
2016年07月01日 10:19:00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陈宏萍 练晔 记者 王紫微

  今年“七一”前夕,上千名党员参观了包括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在内的这条“小营·江南红巷”红色旅游线——类似活动,每个月“红巷”都要接待好几批。作为杭城首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红巷”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队、游客16万余人次。

  2011年7月,建党9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红巷”写来一封信,鼓励社区,“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封来信一直激励着小营人,以“红巷+”传播红色品牌,培育“最美”风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

  以红色资源为立足点,小营街道持续打造“红巷+”模式,涵盖“红巷议事厅”“红巷义集义仓”、服务两新组织的“红巷微e站”等一批开放、参与、互享的党建服务载体,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土壤厚度,也扩大了党建主体的覆盖面。

  2014年年初,小营街道采取“政府委托、社会运营、绩效评估、社区收益”的模式,打造了“红巷生活广场”,20多个功能区,既有实体空间,也是综合性的社区服务平台。运营以来,红巷生活广场引进社会组织13个,培育社会组织24个,服务辐射6万多居民。

  为了让“最美”文化能够在基层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小营街道连续4年举办“最美小营人”评选与表彰活动,率先在全国创立了“最美”群体评选表彰机制。

  今年,小营街道将对“红巷”进行新一轮提升改造,拓展出3000多平方米空间,外围道路也将设置标识、标牌,形成红色景观带。改造之后,红色氛围会更浓郁。

  “红巷”会新增一家“红色邮局”,可以买一张红巷明信片、贴上一枚主题邮票,将红色传递出去。还有一间“公益咖啡馆”,可以为残障朋友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红巷生活广场将对存量场馆的功能进行重新调整,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并成为社会组织、两新党建的“孵化器”。智慧医疗展示中心、非遗文化长廊、养老服务园区……也都在计划之中。

  围绕“红色”“活力”“最美”等关键词,“红巷+”构建的基层党建“生态圈”也将日益完善。

标签: 旅游;红色;景点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