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弥陀寺公园所有工程昨天全部完工 正式对外开放
2016年07月01日 10:28: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高静玮

弥陀山石壁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佛说阿弥陀经》。记者 李忠 摄

  “变化太大了,根本认不出来喽。”阮秀华嘴里不住地发出赞叹声。

  经过8个月的精雕细琢,西湖区重点峰会项目——弥陀寺公园所有工程昨天全部完工,正式对外开放。

  一大早,63岁的阮秀华就跟几位北山街道的老街坊,相约到全新亮相的弥陀寺公园看一看。3年前,弥陀寺征迁,她的家也搬到了古墩路上。

  这里,有她满满的童年回忆。“小时候,这里是个大寺庙,香火很旺的。寺庙山门前就是一条河,河上船只穿梭不停,大批外地香客来杭州烧香,都从这里下船。”

  “上世纪70年代,都破坏掉了,就剩下这两幢变成了校办工厂、幼儿园,住进了几十户人家。”她指着身后的念佛堂、藏经楼两幢老房子说。

  望着西南角一块绿地,阮阿姨愣了半天。“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小的地方当时挤进了10多户人家。”

  如今的变化,让阮阿姨啧啧称奇。

  一条长约200米、宽7米的步行道,从门口直达弥陀寺腹地。路两边,绿草如茵,还摆上了假山、石墩,种上了松柏等,景观水池点缀其中,显得格外雅致。

  8幢古建筑被修旧如旧保留下来,特别是南面高5米、长24米的摩崖石刻重见天日,极具历史鉴赏价值。

  有故事的弥陀寺又回来了,还变得这么漂亮,阮秀华满心欢喜。

  更大的惊喜,或许还在后面。

  “目前,老房子里还是空荡荡的,未来会陈列各类反映松木场地区历史文化的展品,让弥陀寺公园更有味道。”北山街道副主任徐国英介绍,借弥陀寺公园开放之际,街道向全市广泛征集反映松木场、弥陀寺历史文化的老照片、老物件等,丰富弥陀寺公园的文化内涵。

  “北山地区有4处历史建筑,5处文保单位,还有雕版印刷、杭画装裱等非遗技艺,有很多老底子的东西可以挖掘。”徐国英说。

  据介绍,弥陀寺公园将分成四大区块,具有遗存保护、科普宣传、文化展示、市民休闲等功能。

  山门、大佛殿、摩崖石刻,3处建筑将集中展示弥陀寺保留至今的历史遗迹,供人瞻仰品鉴。

  原先的念佛堂,会引入一些文化创意机构、名人名家工作室,不定期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公益活动。

  老厅、新厅,主要用来展示松木场地区的民俗文化。藏经楼,今后将举办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人文书香气息。

  根据规划定位,弥陀寺公园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脉延续、市民修身养性的城市文化公园。这里不收门票,全天向市民开放。

标签: 弥陀寺;公园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