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海翔 摄
在全省县(市、区)级农业现代化竞赛中,德清农业“卫冕”成功。
近日,2015年度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出炉。经过农业产出、要素投入、可持续发展等3大系统26项指标的角逐,德清以87.56分位列全省82个县(市、区)第一。
自2014年以来,德清连续两年夺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再度领跑全省。县域小城德清如何探索“美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智慧农场”令人省心省力
进入雨季,天气阴晴不定。
往年,德清新田农庄负责人佘国兴肯定会撑着伞在田间地头来回地跑,查看沟渠排水是否顺畅。“如排水不及时,辛辛苦苦种的果苗就会淹死。”
今年的梅雨季节,他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看看手机、点点屏幕,丝毫没有往年的焦虑。
原因装在手机里。去年底,新田农庄新安装了一套自动排水系统和一套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排水系统有两个抽水泵,即使降水偏多,照样保证及时排水;实时监控系统将排水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智慧农场”连上了高科技,让佘国兴省心不少。“通过手机,我可以轻松地控制抽水泵的开关。要是不放心,看下手机监控就好了。”佘国兴说,就算距德清千里之外,他照样能远程操作,保证及时排水。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还为农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操作。新田农庄里,一套自动温控系统将种植大棚“裹”得严严实实。
“系统能自动感应外界温度。一旦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大棚会自动开启或者关闭。”佘国兴说,即便夜间气温骤降,他也不用担心,能睡个安稳觉。
“空中西瓜”深受游客喜爱
农业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佘国兴经营农业的理念也在不断提升。
2007年,为了满足随时接待游客的需求,佘国兴开始搞设施农业——新田农庄120亩种植地上都建起了单栋钢管大棚。彼时,德清大步迈开布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脚步。
2013年,他划了一亩半地,用2个单栋大棚尝试种植“空中西瓜”。“传统的西瓜躺在地上生长,我通过竹条(钢管网架)将瓜藤引到空中。”
这一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采摘。“游客不用弯腰,直接伸手就能摘西瓜,还不用担心将西瓜踩坏。”
去年,在德清县农业局的指导帮助下,佘国兴率先将单栋大棚改建成250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与之前相比,连栋大棚的温度、湿度容易控制,通风性较好,水果的品质有了更好地保证。”
高大宽敞的连栋大棚,坚定了佘国兴打造休闲观光园的想法。今年,新田农庄的“空中西瓜”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60亩。
这段时间,正值西瓜上市,前来农庄采摘的自驾客络绎不绝。佘国兴粗粗一算,今年来采摘的人数起码比去年多10%。
“算起来‘空中西瓜’每斤价格比一般西瓜要贵一元。”佘国兴得意地说,由于“空中西瓜”果形漂亮,品质好又安全,客人乐意购买。
千余大户纳入监管平台
近年来,随着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举措的深入实施,浙江各地农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尤其是萧山、慈溪等地,农业现代化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其实在2013年度综合评价中,德清已经排名全省82个县(市、区)的第三。
正是这一年,德清县农业局制订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等“六大提升行动”,使德清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明显提升并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在德清县农业局局长吴胜看来,这离不开近年来德清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布局“美丽农业”。
在新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畜禽区域,农业污水通过内、外循环系统净化处理,流入稻田、鱼塘、玉米地中,而玉米等农作物可以作为鸡鸭的饲料;蚕桑基地建起沼液储存池,实行沼液肥地;渔业养殖区建立了给排水生态循环系统。
与此同时,德清还实施“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工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并应用二维码开展产品溯源,加强社会监督。目前,德清已构建起了县、镇(街道)、村、种养殖园区的四级监管网络,2400多个种养殖大户被纳入监管平台。
“我们还加强生猪养殖污染和温室龟鳖养殖污染的整治,推动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吴胜表示,农技制度的完善、高科技的引进,推动了德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改善了生产环境,使得生态循环理念深入人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