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天涯副主编地铁猝死,呼吁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声音渐起这一救命神器杭州两年前已在公共场所投放了15台,它们如今的境遇如何——
救命利器:无人识无人用杭州15台AED蒙尘两年
成本昂贵、急救常识缺乏、管理困难,是横亘在AED推广面前的三道难题
2016年07月06日 05:19: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金洁珺 孙燕

  浙江在线7月6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金洁珺 孙燕)6月29日,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然倒在了北京地铁6号线的站台上,尽管当时有路人伸出援手,但金波还是不幸离世。事后他被查出是心脏问题引发的猝死。

  悲剧发生后,一个比较陌生的英文缩写——AED,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AED,中文学名叫自动体外除颤器。不少医学专家称它是突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利器。有专家指出,如果金波倒地后,附近有AED,被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大。

  然而,没有如果。有媒体报道,AED在国内城市的投放率普遍偏低。

  关注之下,一些数据开始展现:2014年底,杭州共有15台AED被投放在机场、地铁和市民中心等地,两年过去了,这些AED的使用情况如何?它起到作用了吗?我们是否真的需要AED?钱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调查——

  尴尬现状:

  15台AED

  两年间没用过一次

  2014年底,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捐赠了15台自动除颤器,安装在杭城的一些公共场所。

  杭州市急救中心医教培训科科长鲁美丽说,这15台AED,3台分别放在萧山国际机场的三个航站楼的问询处,2台在杭州地铁的定安路站和钱江路站,市民中心有2台,灵隐寺景区内有1台,其他分布在几家企业和小区。

  昨天下午,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内T3航站楼,钱报记者见到了问询台的左侧竖着一个约30厘米高、20厘米宽的不锈钢盒子。盒子被锁住了,透过玻璃看,里面亮黄色电话机大小的仪器,正是AED。

  机场应急保障部急救中心副经理倪小红说,“这个设备要上万元,如果不上锁,可能会弄丢。但如遇紧急情况,问询台可以帮忙打开。”

  那有人心脏骤停怎么办?倪小红说,“之前就有遇到过,但是一般人看见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另外,每个航站楼都有一名急救人员驻守,并且我们急救中心内也有AED,比较先进,带监护的。我们带着设备前往急救,比打开这个盒子自救更快。”

  但当钱报记者来到定安路地铁站时,在在乘客可达的区域里绕了一圈,看见了不少火警报警装置和紧急停车按钮,就是没看见AED。后来询问才得知,AED被放置在工作人员区域,一般人并不能接触到。

  鲁美丽告诉钱报记者,这15台AED在安装后,都没有被使用过。“马上,两年保质期的电极片都要过期了。”

  现场追问:

  无培训亦能使用

  三大难题让它无人问津

  其实AED的使用并不困难,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都是傻瓜式的,没经过培训的人都可以使用。倪小红也给钱报记者演示了一次,在使用时AED都会语音提醒步骤,根据提示操作,确实简单。

  那为何AED鲜少被使用呢?倪小红觉得,很多人是“害怕”。倪小红说,“普通市民遇到需要急救时面对这样一个设备,应该不敢轻易尝试。”记者随机采访的旅客也是先表示不认识机器,知晓后也称不敢轻易使用。

  鲁美丽说,AED在这些场所的使用率低,可能也和现场没有遇到猝死案例有关。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AED的推广工作,但确实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是成本昂贵,一台进口AED价格高达近4万元,大面积铺开费用难解决;二是人们急救知识缺乏,使用意识不高;三是在管理上也会遇到难题。

  尽管杭州在2015年开始实施《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里面说“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承担法律责任”。“虽然有免责条款,但对于社会大众在实际抢救时,还是会存有疑虑,不会贸然施救。”鲁美丽说。

  观点交锋:

  现在推广AED

  真的是时候吗

  目前有不少声音在呼吁政府增加AED在公共场合中的投入。但是有人也质疑,AED昂贵,大面积铺开,使用率不高,浪费资源。

  鲁美丽说,“其实,AED就像灭火器一样,我们希望一辈子也用不上它,也不希望大家想要它的时候,找不到它。”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在接诊时发现,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从老年往青壮年发展,现在三四十岁的都有患病。“不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得青年人患病率提高,更可怕的是,青年人以为自己健康,有问题不检查,一旦发病猝死几率非常高。”

  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的第一原因,约占心脏骤停总数的80%以上。“这时候健全的急救专业体系建立很重要,包括民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公共AED急救设备的设置,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AED设备是一种利用率极低的公共设施,这和健身设施不一样,等于是政府为一个极低利用率的设施买单。比如网友“老客”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若相关人力物力得不到匹配,百姓的急救意识没有提高,贸然推广就是一种公共资源浪费。”

  对此,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则认为,AED目前价格高昂,依靠公共财政去铺展推广,还需要慎重考虑,公共财政的使用、公共政策的制定还需要通过全面充分的公共讨论。“现在还应该以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为主。”

标签: 猝死;急救;航站楼;公共政策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