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不会游泳的9岁女孩去了深水区救生员发现时,只看到一只游泳圈
昨天,杭州万家星城小区发生的意外令人后怕,截至发稿女孩仍未脱离危险溺水是暑期意外的头号杀手,游泳要保证安全,家长请看仔细
2016年07月07日 06:58:00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杨茜

  浙江在线7月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 )暑假刚刚开始,昨天,一个令人后怕的消息传来——杭州城北万家星城小区一名9岁的小女孩在小区游泳池游泳时溺水了。截至发稿,女孩心跳恢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让我们祈祷她一切平安。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清凉之地,而溺水,似乎是暑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暑期游泳如何保证安全?家长们一定要看仔细了。

  9岁女孩套着游泳圈

  游到深水区溺水了

  万家星城三期22幢边上,是一个露天的不规则泳池,7月2日才开放。泳池只让业主使用,20元一次,也可以办理月卡。

  昨天下午3点多,室外温度约34℃。泳池里有二三十名业主在游泳戏水。要数一帮孩子最热闹,四五名看上去七八岁的孩子,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打水仗,咯咯直笑。当时有4名救生员在现场。

  孩子们一直在浅水区。浅水区水深0.8-0.9米之间,和1.5米的深水区之间,用漂浮物隔开了。其中一名穿着蓝色泳衣的小姑娘,个子挺高,套着一个游泳圈,从漂浮物的水下游了过去。救生员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把小姑娘劝到了浅水区。

  后来,小姑娘再次“潜入”深水区,她并不知道,深水区的水深比她的身高还要高。

  下午3点46分,当救生员再看小姑娘的时候,发现游泳圈里并没有人,她已经呈现潜水状态漂浮着,慢慢沉下去。救生员立刻跳进泳池,将孩子救起来。

  接下来,救生员赶紧给孩子做心肺复苏,还有两名热心业主加入进来,其中一名帮小姑娘做人工呼吸。

  下午4点,120救护车赶到,其间心肺复苏没有停止过。

  事发时家长不在身边

  女孩心跳恢复尚未脱离危险

  傍晚时分,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哭天抢地。

  小姑娘嘴巴里插着管子,身上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一动不动,医生正在竭力抢救。家长和滨江物业的工作人员守在外面。

  女孩的爸爸光着膀子,穿着短裤,一直皱着眉,女孩的妈妈头发散乱,不停哭泣。事发时,他们都不在孩子身边。

  后来,女孩的心跳恢复了,被推到二楼的ICU重症监护室。一路上,爸爸看着女儿,说了一句:“你一定要醒来啊!爸爸以后再也不加班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物业工作人员说,当时女孩在玩水,妈妈在边上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夫妻俩坐在ICU外面两边的椅子上。爸爸低着头,翻着手机,“我下午3:37打你电话,你怎么不接呢?”这一句是对妈妈说的。

  妈妈一边哭着,一边想着,“当时我在洗碗,我没听到啊。”

  “你接了就没事了。”这一句,爸爸几乎是吼出来的。

  截至记者发稿,主治医生说,小女孩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恢复了心跳但没有呼吸,医生仍然在全力抢救。让我们为孩子祈祷。

  关于儿童游泳安全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天热了,溺水这个学生暑期意外死亡的头号“天敌”似乎又来了。昨天晚上,钱报记者联系了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黄亮,对于儿童游泳安全,黄亮给出了不少切实的提醒。

  孩子不要轻易跨越浅水区和深水区的界限。黄亮解释,有些孩子可能刚学会游泳,在浅水区游得比较好,但出于好奇和冒险的心态,就进入深水区。“但这个时候水位升高,可能一下没上孩子的嘴巴,这时候,孩子很容易发生紧张,不知应对,他试着触底不成,此时水位又淹过头部,为了怕张嘴呼救进水,很多孩子都是在体力不支、沉默的状态下出现溺水。”

  黄亮说,有些家长过分依赖救生圈,可能觉得带孩子去游泳,哪怕孩子还不会游,但是有救生圈套着,就不会发生危险,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救生圈沾水就比较滑,孩子反而不容易抓住救生圈,或从救生圈里掉出来。还有一句话叫善泳者溺于水。尤其是半瓶醋时,胆子大,容易出事。

  所以,在孩子游泳时,除了选择正规场所有救生员配备外,家长千万也不要轻易离开孩子身边,以防万一,这根弦一定绷牢。

  总而言之,对于看似可怕的“水”,我们既要掌握扎实的游泳技能来战胜它,也要敬畏它,避免悲剧的发生。 (记者 金洁珺)


标签: 女孩;救生员;孩子;泳池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