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对话韩春雨:“让他们去说吧我又不生活在网络里”
2016年08月02日 04:32:00 来源: 钱江晚报

1a.jpg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实验室

  浙江在线8月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陈伟斌)“我不打算去回应了,让他们去说吧,那些都不会影响我什么。我做我的实验,我又不活在网络里。”面对又一场喧嚣,依旧忙于实验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似乎并不关心外界对他的评价。

  今年5月2日,韩春雨课题组的一篇论文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这篇论文中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甚至有舆论称这项研究成果可折桂诺贝尔。由此,这个被笑称为“三无学者”(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副教授顿时红了。而由于多所国外著名院校的实验室通过参考韩春雨论文内容却无法复制实验结果,近日来,外界对韩春雨这项成果的质疑和争论也随之而来。

  “诺奖级”成果从被认可到被质疑

  被喧嚣包围的“三无学者”

  自今年5月以来,原本默默无闻的韩春雨开始“红”了——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课题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

  此前媒体报道称,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曾评论说,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目前世界各个实验室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工具)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由此,韩春雨的这项成果被有些媒体誉为“诺奖级”,也成为了国内外学界试图复制求证的科研方向。

  虽然对韩春雨这项成果的质疑从一开始就存在,但近日来,随着国外一些专家相继宣布,在参考韩春雨论文内容基础上,使用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未能复制实验成果的结果,更让舆论开始对韩春雨以及他的这项成果表示质疑。

  其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曾在此前凭间接证据宣称重复韩春雨的结果,非常高效。但7月29日,他又发布长文否定了先前的结论,并表示在多种细胞上经过反复尝试后,并未发现证据能真正证明NgAgo发生基因编辑。他认为,“《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应该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N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

  此外,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 Montoliu也群发邮件,公开质疑韩春雨。然而一切还并未只仅仅停留在这项学术成果本身,此前,将这项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也让这场争议升级——他称韩春雨的论文涉及造假。

  回应质疑: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

  “我做我的实验,又不生活在网络里”

  但面对这场无论在学界还是舆论都正日渐而上的喧嚣,韩春雨似乎并不太关心外界对自己以及自己科研成果的质疑,在他看来,在科学界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不打算去回应了,让他们去说吧,那些都不会影响我什么。我做我的实验,我又不活在网络里。”昨天上午,钱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做实验的韩春雨,他的态度也很明确——用事实说话,光打嘴仗没用。

  “现在这个事儿被炒得有点热。”韩春雨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他觉得对这项技术表示质疑的学者,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不够认真,“这是严肃的科研问题。我此前也表示过,对方复制不成功,有可能是跟细胞被污染有关系,另一方面或是实验技巧问题。”

  而对于目前有关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杂志介入并公开更多数据的说法,韩春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实验的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同时称实验的操作确实不那么容易,“最后无非是杂志社派专家组过来监督、指导,我把实验重做一遍,到时候就什么都清楚了”。

  “科学问题科学回答,博眼球造声势,不是科学性的。”韩春雨表示。

  连线专家

  学术界质疑很常见复制不成功也有多重因素

  “在我看来,其实更重要的是让这个问题留在学界,而非过度炒作。”对于目前就韩春雨科研成果的争议,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基因组专家祁鸣认为,学界在短时间内无法复制实验结果的情况,并不算奇怪,而舆论对此事的关注似乎有些过了。

  据了解,在学术界,学术质疑非常常见。如果质疑他人的实验结果,需将其质疑的内容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投稿给期刊。需要提供实验结果、原始数据等实验细节,这是科学领域内接受质疑科学报道可重复性所认可的一个准则。而后,把质疑的内容以论文的形式给期刊发表后,可向杂志申请原作者的回应。此时,杂志也会将相关内容转交给原作者,并要求其作出正式回应。

  事实上,公布大量实验信息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本人,其试验结果也遭到了外界质疑。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则在7月21日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就其实验室对NgAgo的实验结果总结中表示自己基因组水平的实验重复,即重复出了韩春雨的实验成果。不过他也承认,目前他的这些实验结果距离韩春雨文章中的结果相差甚远,“目前急需韩春雨老师提供可重复NBT发表文章的NgAgo,或者优化的Ngago2.0, smart版本等进行实验。”

  祁鸣认为,复制不出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在生物学科上。比如在复制实验过程中,细胞受到污染;一些操作步骤难度大、技巧要求高;又比如科研人员在一些关键步骤的公开上可能确有所保留等原因,都会造成复制实验不成功。

  “这正是科学界反复认证的一个特点。” 祁鸣表示,韩春雨的论文发表前会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就算退一万步讲,韩春雨的成果真有问题,但这也推动了学界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在科学上也是有意义的,“科学实验的成功率也就大概3%,所以科学家经常是不能释怀的,因为即便成功,也是一个成果带来更多新问题。”

  NgAgo-gDNA技术让基因编辑精准度更高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基因编辑是近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美国研究人员发明的CRISPR-Cas9技术最为炙手可热,它以核糖核酸(RNA)作为引导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剪切和编辑操作。这项技术不仅可用于探索生命奥秘,还有许多应用前景,比如修改奶牛基因提高产奶量,修改植物基因提高抗虫性等,它还可以用于基因疗法研究等。

  领导NgAgo-gDNA技术研发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是在荷兰同行的研究基础上,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核糖核酸作为引导工具,取得一些优势。比如:编辑对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编辑精准度更高,能避免前一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脱靶现象。

  据新华社

标签: 韩春雨;NgAgo-gDNA 责任编辑: 金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