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G20的杭州故事》把杭州和世界的渊源说给你听
2016年08月02日 04:33:50 来源: 钱江晚报 首席记者 王湛

1a.jpg

  冯岩和《G20的杭州故事》。

  浙江在线8月2日讯(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王湛)如今,走进杭州的任何一家书店,最显眼处都是一本亮黄色的图书,这本书的名字叫《G20的杭州故事》。

  “G20峰会为什么选择杭州?”这是这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而为了见微知著地介绍杭州,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20个经济体的风貌及其与杭州的交集,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黄及、黄逸群、冯岩、赵露丹等人动员了各种社会关系,寻找适合的叙述对象。

  比如今年1月,图书的编辑们就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稿。“和上外的老师开了一次会,安排了各章节的任务。他们都是教授各个小语种的老师,经常在这些国家工作旅行,情况比较了解。”

  编辑们也自己拿起笔写起稿子,“我们很多人在不同的国家留过学,比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五个国家的文章是我们自己撰写的。”

  1990年出生的黄逸群就是其中一位组得了稿子,拿得起笔的编辑。

  她在编写英国篇过程中,找到了那张一百年前,苏格兰医生梅滕更查房时与小患者相互鞠躬,作揖行礼的照片。

  “当时我们找了很多关于杭州历史的书找线索。也是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是外国人拍摄的杭州老照片集。其中有一张是当时之江大学红楼的照片,是一位传教士拍摄的。还有之江大学的田径运动场,它是中国最早按照奥林匹克标准建造的现代运动场之一。”黄逸群联系了书的作者,“原来作者是浙大英语系的沈弘教授,这些照片,都是他出国访学期间在国外的报纸期刊上找到并搜集回来的。沈弘教授和我们说,外国人拍摄的杭州老照片其实非常多,他向我们如数家珍般地推荐了许多照片,这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张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照片中,梅藤更医师(任浙医二院前身广济医院1881年至1926年间院长)在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这一温馨场景成经典瞬间。这表示了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都托付给医生的感激,也体现了医者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黄逸群说,这张照片所表现的情景,如今还被做成了雕像,放在浙医二院门诊楼门口,成为和谐医患关系象征。

  英国篇中,黄逸群还写到了一位来自杭州的勋爵夫人——李雪琳:“二十年前,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只身赴英,没曾想,这个决定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如今,她既是生于杭州的江南女子,也是大不列颠的勋爵夫人……为推动中英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是在英国留学时知道她的,因为参加了当时的英国浙大校友会。她是2014年选举的新会长,她人非常好,当时我们便互加微信,留下了联系方式。”在编书的过程中,黄逸群就用到了这条积累的人脉,不仅详尽采访了李雪琳,还要了不少有意思的照片。

  而年轻的编辑团队更是把平面的书,做成了“多维”的,“扫描介绍20国文章的文末的二维码,可以听到该国语言和中文对应的基本问候词,比如,你好,杭州欢迎你,谢谢,再见等,也可以听到该国原汁原味的代表歌曲。”编辑之一冯岩介绍,日本是《北国之春》,英国是《昨天》,俄罗斯是《喀秋莎》……“年轻人很喜欢这个模式,可以听歌,还可以学语言。”

  如今,《G20的杭州故事》的英文版已正式出版了,希望在G20期间,这本书也能像一位热情的解说员,向人们诉说着杭州与世界的故事。

标签: G20的杭州故事;g20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