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浙江企业界人士评价沈爱琴 浙商又少了一个传奇
2016年08月03日 05:37:45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朱银玲 王燕平 曹婷婷

1.jpg

在家里画画国画,成为沈爱琴晚年的一大爱好。记者林云龙  摄

  浙江在线8月3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朱银玲 王燕平 曹婷婷)浙江企业界少了一位女中豪杰。沈爱琴过世的消息传来,在浙商圈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在纷纷表达震惊、痛惜的同时,也对沈爱琴那种永不放弃、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她创办的万事利集团,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得以顺利传承,也堪称浙商传承的典范。

  她性格好,最可贵的精神是坚持

  宗庆后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和她两人年龄相近,都是白手起家,一起闯过最艰难的岁月。她性格很好,每次见面都很开心,聊聊家常,说说各自企业的情况。她也是个很能干的人,魄力大,也善于处理各种关系。最可贵的,是那份骨子里的踏实、坚持。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申请到了丝绸类特许生产商及丝绸礼品特许经营商,这是很不容易的。而在丝绸行业面临危机时,她不仅坚持下来了,还把企业做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她的能力。

  她很早就已开始交班,女儿女婿也都很能干。过去我们见面机会多,而且每年都要聚餐。一起的,还有一位年龄相近、1945年出生的老伙计——鲁冠球。这些年,大家各自忙碌、生活,见面机会很少,年纪也大了。

  大浪淘沙,年轻人要跟上,企业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希望。几年前,我的女儿也开始独自做企业。她很独立,我也很欣慰。

  万事利的传承堪称典范

  南存辉 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

  沈爱琴待人处事总是乐观向上,各方面都很优秀。她不仅为中国丝绸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传承的不仅是事业,还有文化和精神。

  万事利的事业已从她手上成功传承到了下一代。她的女儿、女婿表现都很优秀,取得了更优异的成绩,这些都离不开她的悉心指导。万事利现在开发的许多新产品,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丝绸文化,这也正是沈爱琴的心愿。现在许多大型活动,礼品都由万事利提供。作为第一代浙商的典型,她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新形势下的浙商企业该如何做好传承?我觉得,如果是传承给自己的子女,要看子女对这个行业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交接才会顺利。如果子女的兴趣不在这里,有更加宏大的志向,也不要刻意强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各种创新、创意层出不穷,而且第一代浙商的子女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少人具备了国际视野,眼光比我们第一代浙商要远得多,走出去也许能带来更大的惊喜。对第一代浙商来说,这时候应该放开胸怀,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

  在企业传承问题上,企业家应做到唯才是用,同时举贤不避亲,就像沈爱琴做的那样。

  浙商又少了一个传奇的企业家

  马云 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当年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企业家里,女中豪杰少之又少,沈爱琴是一个。当年办企业完全跟我们今天不一样,要几倍于今天的勇气、激情、担当、智慧、洞见。沈董事长当时有这样的魄力,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世界,让人由衷佩服。今天浙商又少了一个传奇的企业家,我作为后辈,作为浙商一员深深哀悼,深深遗憾……好在万事利后继有人,沈董事长的事业还在发扬光大!

  一位有情有义的女企业家

  杨轶清 浙商博物馆馆长

  我和沈爱琴一直来往了10多年,她家里我也去过多次,一家人都认识。去年年底我还去见过她,那时候精神很好。春节前她在学国画,每天乐呵呵的,一天可以画好几幅画。

  她身上有着第一代浙商非常典型的创业精神。她是不成功不放弃的那种人,而且对女人来说,她身上有很坚定的意志力。

  沈爱琴也是一个很重感情又很有人情味的人。她有一位很敬佩的小学老师,自己老了还记得每年登门拜访老师。她至今一直住在自己村里的自建房子中,和邻居乡亲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公司里的员工也是有情有义。万事利早期是一个乡镇企业,员工很多来自周边的亲戚朋友,她对员工都很关心关爱。有一个高管当初因为某种原因离职去了外面,后来要回来沈爱琴也不计前嫌,照样重用她。

  她是一个创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同时她的家庭生活也非常美满。她和丈夫的夫妻感情非常好,一直都很幸福。

  创业成功,家庭幸福,重感情,这些都是沈爱琴受到大家尊重的原因。

  新形势下,传承不忘创新

  卢艳峰 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乐创会创始人

  艰苦创业的精神、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怀,老一代企业家身上这三样优秀品质,值得创二代们学习。

  第一代的企业家渐渐到了退休年龄。艰苦奋斗出身,身体底子薄,在目前经济环境不好的大背景下,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一方面,企业家们在经营事业的同时,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在传承这一块,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传承这条道路上,盛开着鲜花,却也布满着荆棘。从沈老太太手中接过万事利的时候,屠红燕还是一个刚刚30岁出头的年轻女子。刚开始两代人免不了有冲突,好在经过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之后,屠红燕成功带领万事利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积极参与,万事利走起了品牌化的路线。另一方面万事利在欧洲收购品牌厂商,动作不断,大大提升了时尚度与国际化,中国丝绸以奢华、精致的全新形象进入了全世界的视线。

  以屠红燕为代表的这批新生代企业家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守二代”,而是“创二代”。如今,他们代表了年轻群体集体崛起,走上历史舞台。

标签: 沈爱琴;浙商;万事利 责任编辑: 金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