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莫利萍)2015年8月18日,蚂蚁金服推出移动智慧理财平台——蚂蚁聚宝,致力于让“理财更简单”,为用户提供余额宝、定期理财、存金宝、基金等服务。
去年“双11”,阿里巴巴交易规模已达912亿元,保守预计今年突破千亿。屏幕一端,是准备好血拼、秒杀的人群,另一端,除了商家,还有迎接年度消费大潮的中国经济。
从买买买的战场中抬起头来,人们发现,以往关注的运营商、支付、物流、仓储好像已没大问题,信贷、理财、保险,这些金融工具俨然成为新网红,把“双11”当成了年度最大的消费和金融舞台。
双11主角
将不再是支付
以前的“双11”,支付曾是最大的主角。蚂蚁金服首席技术架构师胡喜记得,2010年“双11”,技术部几百号人7×24小时坐在那儿,盯电脑看系统,有问题马上响应,不行就重启、加机器,再不行,就砍断部分业务先应急,场面堪称壮烈。
在外界看来,“双11”不仅是消费数额的攀升,更是未来经济的预演。而身在其中的人们相当于进了一个严酷的考场,如应对洪水一样,应对史无前例的年度金融峰值。那些年,为了应对支付的挑战,阿里开始自主研发数据库,尝试新的技术对策。
现在,基于金融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弹性架构,能够利用全国多个城市的云计算资源,稳定支持16万笔/秒的支付,理论上可做到每秒百万级的交易支付能力,全球领先。去年“双11”,顺利抗住8.59万笔/秒支付峰值的支付宝,今年似乎不再强调支付能力和“打仗”了。据了解,今年蚂蚁平台数据技术事业群3000多人,加入“双11”技术保障的,不到30人。
支付这一“双11”主角,渐渐淡去光环,退出舞台。
贷款保险
成双11新网红
“双11”这个年度最严酷的考场,将变成互联网创新的试验场。
“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帮助年轻人“本月消费、下月买单”。目前每花呗面临着每天处理约2亿条数据量的考验。
2015年“双11”的第一个小时,支付宝整体的支付笔数是1.17亿笔,各家银行压力骤增,花呗第一小时实现2288万笔支付,占整体支付笔数的近20%,有效分担银行网关的压力。今年提额后,这一考题还将再来临。
“理财选手”也跃跃欲试。今年,蚂蚁聚宝、聚划算与中信信托推出消费理财产品乐买宝。消费者购买后,除了获得3.7%的基础理财收益,在聚划算平台购买带有“乐买宝”标识商品时,还可获额外收益。买得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获15%的收益。
想检验这种把消费、理财与粉丝经济结合到一起的新玩法,看看市场“吃螃蟹”的人有多少,“双11”的确是最好的检验场,没有之一。
消费保险的尝试,则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数。为了避免“双11”消费潮遇到糟心事儿,类似物流破损险、衣服褪色险、生鲜腐烂险、鞋子脱胶险、尿不湿过敏险、保价险等应运而生。事实上,这种诞生于中国“双11”、全球保险业绝无仅有的消费保险,已然让中国增加了1亿保民。
“科技让‘双11’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舞台,服务了从前覆盖不到的消费者。”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的总裁尹铭说,在这个消费金融的最大考场上,一秒钟出5万单的保险、五毛钱的保险触达数亿人……这些考题都将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新金融的“考生”们,需要当场给出答案。
双11舞台
预演十年后的中国经济
从2010年9.36亿到2015年的912亿,几年“双11”,全方位考验个人、市场的想象力和承受力。如果说“双11”是一个试验场、练兵场,那么在这一天预演的,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样貌。
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中国消费者2030年面貌前瞻》白皮书,预测中国在未来15年内私人消费的增量将高于今天欧盟的消费总量,十多年后的中国在2030年,更接近于一个中产社会。
“个人消费高速增长将重塑中国经济的面貌。”经济学人智库称,2030年时个人消费在名义GDP的占比预计将达到47.4%,而2015年这一数字仅38%。与其他发达的亚洲经济体相比,目前中国人在食品和住房消费占比仍偏高。中产阶层升级消费,转向更优质高端的品牌产品。但要充分发挥个人消费的潜力并不会一蹴而就。分析显示,得益于高收入人群的增长,金融服务等一些刚起步的领域也会迎来加速增长期。
面对未来,中国市场是否准备好了?新金融是否能支撑并服务?今年“双11”的各路金融网红,他们投身进来,恰是重要而明确的信号。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人们必须研究、发展、制定一个适应21世纪、22世纪的新金融体系。过去两三百年的金融是为工业时代设计的,是规模化、标准化,未来两三百年世界将进入到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更需要有一个新金融体系去支撑。
“过去两三百年金融体系是‘二八原理’,服务好20%的头部企业就可获80%的利润,未来两三百年是‘八二理论’,要去帮助支持那些80%没有得到金融支持的人的企业,使他们得到增长。”马云表示,‘八二理论’最大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