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24时,“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1207亿元,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 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祝梅)“双十一”的第八年,一个新概念应运而生:新零售。以大数据、云计算为驱动,技术和个性化的模式创新正衍生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消费者不竭的热情背后,是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这场趋于全球化的消费狂欢,不仅是消费升级的试验场,更是新经济趋势的风向标。
第八年了,“双十一”还能一如既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吗?
数据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开场52秒交易额破10亿元;6分58秒,平台交易额破100亿元;15时19分13秒,交易额突破912亿元,超过去年“双十一”全天总成交额;18时55分36秒,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截至24时,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
线上线下一体化
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双十一”,立体化,大概是最鲜明的特点。无论在网上、大街上,还是在购物中心,都能够感受到一个立体化的“双十一”,能够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无界限、一体化的体验。
今年“双十一”,太平鸟商场同款和线上新款的比例同步上升。经营者注意到,互联网的意义不是销售渠道,而是最终实现个性化需求和柔性化生产——货品在面对越来越年轻的消费群体,必须有更年轻的经营形态。
无独有偶,就在消费狂欢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对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
“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宣布启动深圳战略中心。阿里巴巴集团将利用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深圳市制造企业提供工业智能制造转型解决方案,帮助深圳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蚂蚁金服集团利用在互联网金融、征信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为个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是中国式创新的切口,这个切口,已经在改变实体经济的生存架构。
技术服务更完善
回想2009年的第一次“双十一”,交易峰值仅为每秒400笔,支付峰值仅为每秒200笔,8年增长数百倍。在如此庞大的交易需求面前,今年“双十一”,支付宝核心交易、支付、会员、账务等核心数据链全都运行在蚂蚁自主研发的数据库OceanBase上,蚂蚁金服平台数据技术事业群参与“双十一”技术保障的员工不到30人,已经能完全保障极值状态下的支付体验。2010年开始,蚂蚁金服每年专门为“双十一”投入的技术保障成本都比前一年下降30%到50%。预计到2019年“双十一”,蚂蚁金服不需要再专门为这一天做额外投入。
在全球狂欢节第9个小时,已经有232个城市消费者收到了包裹。货越卖越多,送得却越来越快。5年前“双十一”的峰值已成为今天日常消费量,5年前物流还是个大考验,今天商家可以在短短的16小时内处理上亿的订单,消费者在短短两三天内能够收到上亿的包裹。
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0931亿元,平均每天零售额为824.46亿元,而“双十一”在19个小时内凝聚的消费力量,已经超过了单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日趋完善的生态体系,构成了新经济、新零售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新经济雏形初现
很难去定义“双十一”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2013年,“双十一”整天的交易额是350亿元,三年之后,1个小时就完成了当时需要24小时才能达到的交易额——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生活方式,商家、消费者、物流合作伙伴和更多的消费角色,都成为电商经济的共赢者。这注定不会是一场独角戏:今年“双十一”吸引了1.3万多个国际品牌参与,参与“双十一”的全球网民超过了230个国家和地区。
此前,马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说:来到第八个年头的“双十一”,已成为阿里巴巴对中国新零售技术、运营和商业模式探索的一次集中检测和预演。当线上、线下、物流、技术和数据完美结合,即诞生新的零售形态,同时升级和变革上游供应链,推动供给侧改革。
没有边际的狂欢背后,新经济雏形初现端倪:在全新的生产关系中,资源配置布局到全球,按需定制,正深刻变革着制造业的形态。从线上线下融合到AR、VR互动,技术和金融带来的高效配置,让需求不再止步于被"无缝"满足,更可能被引导、被生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