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原隆兴寺两处柱础石 日晒雨淋近20年
萧山区博物馆:残件不在文物名录内 会考虑如何采取保护措施
2019年08月22日 09:56:00 来源: 萧山日报 记者 周颖

  丁家墙门残迹和石雕

  原隆兴寺遗留的柱础石  首席记者  范方斌  摄

  说起西山公园,相信很多“老城厢”们都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萧山城西的一处“地标”。

  “原先的网红地,如今成了一处‘被遗忘’的角落。”昨日,热心读者陆师傅给本报新闻热线82654321打来电话,反映在万寿桥社区西山公园的北入口处有两个原隆兴寺的柱础石,日晒雨淋近20年。“这两个物件是文物吗?是文物应该保护起来。”

  隆兴寺不复存在

  柱础石弃置无人理

  昨天中午,在陆师傅带领下,我们前往西山公园一探究竟。陆师傅所说的两个柱础石位于西山公园北入口,呈鼓形,上口直径约40厘米,因为周边没有任何石碑或标识,放在北入口处并不是很起眼。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柱础石是古代工匠为使落地的木柱子不受潮湿而腐烂,在柱脚上垫的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相对的防潮作用。

  从小在西山脚下长大的陆师傅对周边地理环境很熟悉:“小时候,西山公园就是我们的后花园,经常和小伙伴跑到山上和公园里去玩。”陆师傅后来搬了家,但经常会回来转转,前不久,两个柱础石上的“比丘尼众”四个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上网查了下,发现这两个柱础石应该是原隆兴寺的。”陆师傅随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隆兴寺始建于晋代,曾多次被毁被废。到了清朝,在本地丁氏大家族的支持下,又将寺庙重新修葺。后来,因年久失修寺宇多处坍塌,改成了粮仓。20世纪90年代,寺庙大殿被拆除,遗迹保存至今。

  “这是丁家墙门,丁家以前是西山的大户,这与资料上的记载是吻合的。”顺着陆师傅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门口两个石墩上面还有两只石雕的动物。

  面对荒凉的景象,民间文物爱好者陆师傅颇感惋惜:“这个地方还是很有人文故事的,相关部门是否考虑过保护?或竖一块牌子,让大家知晓原先这里曾是一处繁华之地。”

  早年的“网红”地

  如今满目荒凉

  随后,记者随陆师傅在万寿桥社区西山公园北入口绕了一圈,发现西山公园因为修建年代比较早,只有一个上山的游步道,许多设施也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不仅如此,西山北面的山脚下堆满了各种垃圾,有废弃的抽水马桶、各种木料及各种生活垃圾,与我们这座城市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住在万寿桥社区的一位大妈告诉记者,以前来西山公园的市民可多了,但随着其他公园越建越多,设施相对简陋的西山公园渐渐门庭冷落了。

  “现在许多农村都建起了漂亮的公园,地处老城区的西山公园反而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在西山脚下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妈说起西山公园,显得很无奈。

  老物件未入文物名录

  博物馆建议就地展示为好

  昨天,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区博物馆,副馆长崔太金说,萧山的文物还是比较多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4个,而市级文保点就更多了,有146个。

  萧山有不少热心文物保护的市民,发现了文物经常给博物馆打电话。“一般接到热心市民的电话,我们会前往现场查看,对于不便现场保护的散落文物,会搬回博物馆保护起来。”崔太金告诉记者,陆师傅也联系了博物馆,他们也派了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进行查看。

  “这两个柱础石为原隆兴寺柱础的残件,但都不在政府及相关部门公布的文物保护名录里。由于隆兴寺已经全部毁坏,柱础石放在隆兴寺遗址附近的公园里还能展示其历史价值,石质品放在野外价值损失也会小些,如果迁移到其他地方其价值会损失很多。”崔太金建议,目前继续就地展示为好。

  考虑到两个柱础石年代久远,隆兴寺遗址尚存在西山北麓,下一步,区博物馆打算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协商如何保护这些不在名录里的文物。

标签: 文物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原隆兴寺两处柱础石 日晒雨淋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