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里办书院 ——记建德市大同书院院长汪国云

2021-01-07 05:27:12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钱弘慧

  浙江在线1月7日讯(见习记者 钱弘慧)今年62岁的汪国云“教书”10年了。过去的数百个星期天里,他风雨无阻地从建德城区赶到大同镇,在自己创办的公益大同书院里组织作文点评、《论语》讲座等活动,累计辅导留守儿童一万余人次。前段时间,汪国云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大同第一小学201班的韩嘉滔记得,自己第一次来书院时拘谨地不敢举手。汪国云在下课后送了他一套小人书并告诉他:“我这里很自由,想来就来。”从此,韩嘉滔和其他孩子一样爱上了这里轻松学习的氛围,也喜欢上了这位和气善良的“汪爷爷”。

  这个令人交口称赞的“第二课堂”,要从汪国云的藏书开始说起。2011年1月,他和妻子将近万册藏书用小皮卡从建德城区运到大同中心幼儿园的一幢三层小楼里,来来回回十几趟,只为让家乡的孩子和自己一样乘着书籍的翅膀飞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把大同书院办起来,汪国云四处奔走:他找到自己当时的工作单位建德市电视台,要来了堆叠在地下室的旧办公桌椅;偶然的机会,得知市邮政局在低价处理儿童书籍,汪国云便向邮政局长陈情,获赠了满满两卡车的少儿读物……

  借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建德市关工委的资金扶持,大同书院如今已有3万余册书籍,还开设了书画展、竹编民俗文化展、种子展等特色展厅。在这里,大开眼界的孩子们如同在游乐园里一样兴奋。

  不过,汪国云并不满足于只做一名“图书馆馆长”。孩子们边看书和展品,边问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成了汪国云创办“西乡讲堂”的原动力。“既然来了,我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多学点。”汪国云说。

  他精心设置学习载体,10年来累计开展近600期作文点评会、古诗词朗诵会和《论语》讲座。142篇中小学生作文经过他的辅导和推荐,在当地报刊上发表。从2017年开始,汪国云还带着投影仪去江头、管村桥等偏远山村的文化礼堂上课,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享受到了大同书院的润泽。

  “教育不仅是帮助这些孩子,也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在汪国云的鼓励下,因为胆小而躲在桌子下的小姑娘勇敢地当众诵读古诗;写作文磕磕绊绊的小男孩因为一句称赞重塑了写作自信。更令汪国云欣慰的是,爱的传承没有停歇。书院的第一位学生张浙杭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感恩义工队伍,每年寒暑假,都组织曾在书院接受过辅导的同学给学弟学妹们讲课,陪他们玩游戏。

  有朋友曾劝汪国云“少管闲事”,退休了就该过清闲日子。汪国云却说:“只要孩子们肯学习,我一定支持他们前行,直到我做不动了为止。”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