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瓶窑镇:文明圣地 航创之城

2021-01-25 05:41:57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孙俊

  瓶窑镇,以良渚文化和建窑制陶闻名,从遥远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走来,这里承载着人类的城邦理想。如今,世人翘首期盼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法航空大学正式开工……美丽城镇为基,高新科技加持,千年文化注魂,人们的城市梦想,正照进现实。

  自2016年成功列入全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计划以来,余杭区瓶窑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重要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首轮三年行动计划,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内涵打造、项目支撑、要素保障等方面抓落实、求突破、提质效,人文底蕴、创新活力、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相得益彰。

  从2018年度省级考核全省第四,到2019年度省级考核全省第一,2019年入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瓶窑势如破竹,勇夺佳绩。“后申遗时代”的到来,面对浙江“大航空”战略的部署、杭州“云城”的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瓶窑又将如何抢抓机遇蓄势起飞?

  文旅融合样板地

  2019年7月6日下午,良渚古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执行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尔法斯·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7日,以遗产价值阐释和遗址体验相结合为设计初衷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成功背后是风雨兼程的努力与汗水。三年来,瓶窑镇把良渚遗址申遗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申遗“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推进良渚古城遗址遗产价值阐释和提炼工作。对遗产区土地利用、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等实行全域规划管控,积极协调推进遗产区4448亩集体土地“只征不转”,倒排计划全力推进房屋及企业搬迁、土地征地流转、立面整治等工程,按期完成了良渚文化艺术走廊项目征地650亩,并会同良渚遗址管委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确定了良渚古城遗址14.4平方公里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缓冲区。历时11个月完成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全套申报材料,按时递交世界遗产中心,同步打造完成3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公园,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也让世界的目光聚焦瓶窑,千年古城与千年古镇相联相融,瓶窑镇正式迈入“后申遗时代”。

  文化+旅游,擦出创新融合新火花。瓶窑以文旅融合发展为路径,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升为带动,推动遗址有效保护、遗产活态利用,着力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美丽经济,探索走出一条遗产保护与安民富民、遗产保护与转型升级互惠双赢的新路子。举办瓶窑老街招商推荐会,2020年共招引自然造物民艺基地、M+花园酒店、“布舍·瓶窑”、万枫·茶诺居酒店、辛巴达海洋公园等多个重点文旅企业。南山公园环境整治项目已竣工,加快建设雷迪森精品酒店、玉琮瑢文化餐饮、王元兴酒楼等项目。

  古城联动古镇,布局文旅融合发展。瓶窑老街先后完成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景区导游全景图制作、旅游标识标牌制作等工作;委托上海奇创公司规划设计《瓶窑老街文旅落地执行方案》,不断提升老街旅游服务功能。

  城镇乡村互动,展现全域美丽风光。为进一步串联瓶窑老街及其周边文旅资源,镇内推出了若干条“城镇—乡村互动体验线”,其中不乏南山摩崖造像、北湖草荡等老街周边深度游的精品景点和美丽乡村。目前,瓶窑镇有11个美丽乡村获评浙江省2A或3A景区村庄;2020年围绕老街核心,瓶窑镇正在4A级景区镇基础上积极创建浙江省5A级景区镇。

  校地协同创新城

  2018年1月9日,在两位中法最高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在浙江省合建一所高水平、国际化、新机制的航空大学。2019年12月29日,中法航空大学在瓶窑镇奠基。2020年9月25日,中法航空大学项目正式开工。

  中法航空大学共占地1500亩,预计2022年完成校园建设。下设中法工程师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民航学院等7个学院,风洞、水洞、飞行器设计虚拟仿真中心等10个创新平台。

  该项目是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桥梁,是两国科技产业交流的新载体。建好中法航空大学项目,有利于为中法两国、为世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一流航空人才,提升中国在民航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能力,填补相关学科领域空白;有利于提升中法两国协同创新水平,同步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破解民航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中国民航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随着中法航空大学的顺利落户,瓶窑镇借势借力,谋划航空航天小镇建设,着力打造“一核两翼、五链融合”的航空产业生态圈。一核——中法航空大学。围绕大学优势学科与源头创新资源,在科技源头创新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孵化等方面深度协同。两翼——航空研发智造、航空延伸服务。以航空研发智造为主导、航空延伸服务为支撑。五链融合——强化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打造文化链、壮大资金链、构筑人才链。

  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迅猛,不断迸发创新活力。三年来,瓶窑镇新增注册企业1903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95家;共投入科技创新投资16.4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累计达34.4亿元,实现三年翻三番。鼎盛创新型产业园、盒马鲜生杭州区域供应链运营中心、修正健康总部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超50亿元。

  产业腾飞正当时,接下来,瓶窑将围绕发动“中法航空大学”新引擎,紧抓未来科技城溢出发展效应,系统集成靶向攻坚,加快航空航天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基于“科教+研发”“科创+智造”等复合功能带动,激发产、学、研、城共振聚变,构建以航空航天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瓶窑成为校地协同创新城。

  宜居城镇精打造

  小城市培育本质上是要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瓶窑深知,培育小城市的首要原则,是民生为本、生态为先,使城镇成为高品质的宜居之地。

  在瓶窑老街逛一逛,品尝当地特色菜肴和各类休闲美食,在非遗馆群内开展文创体验,也可以登上窑山公园俯瞰瓶窑美景。

  在东苕溪绿道走一走,满眼是绿色,一路是风景;坝上坝下,一唱一和的双重绿道,已经成为居民健身锻炼、休闲漫步、游憩观光的好去处。

  瓶窑镇居民的幸福生活不止如此。如今,随着美丽城镇创建的顺利进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配套设施更加完备,这里已经成为高品质的宜居之地。

  2018年,瓶窑镇顺利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相关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获省级样板。2019年,获得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贡献集体荣誉,在全市“美丽城镇”评比中名列第一。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条件好,整治成效突出,瓶窑镇顺利列入浙江省美丽城镇创建试点名单,开启美丽城镇建设新征程。

  在美丽城镇建设基础上,瓶窑深度挖潜传统文化资源,建成开放良渚玉雕馆等5个非遗馆和亭市古陶瓷艺术馆,打造了全市首个“非遗街区”。完成窑山酒店、瓶窑小城市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城镇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针对配套短板,开展了生活圈配套项目建设,完成余杭区三院、瓶窑中学等重大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启动新窑、里窑区块邻里中心建设。

  交通设施上,村庄绿化项目、城乡路网建设、“四好农村路”拓宽及路面整治工程有序推进。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前程路拓宽、羊城路改造,南山区块配套道路、南洋北路等项目圆满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瓶窑还将全面深化多领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边界壁垒,强化跨边界的合作治理,充分挖掘发展潜力,为小城市的培育注入强大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贯彻落实“营商环境60条”。强化“大数据治理”理念,成功创建智慧安防小区22个,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推进“乡村钉钉”应用全覆盖,实现村户导入率100%、激活率90%以上,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融合智慧民生、智慧治理、智慧文旅等功能,统筹推进镇街数字驾驶舱建设。完成18个点位的智慧停车项目建设,确保“先离场后付费”使用率达到40%以上。

  以生态优、产业好、文化兴、治理有效为基础,瓶窑还将升级城镇规划,以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中法航空大学落户为契机,启动城市二次更新,精心谋划编制瓶窑新区规划,构建良渚古城与瓶窑小城市“双城”共融共生的城市发展新框架。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未来三年,瓶窑将按照全省推进“产城人文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体指导思想,以“文旅融合样板地、校地协同创新城”为发展方向,以城市建设“人本化、生态化、产业化、数字化”为培育导向,全面深化“三个全域”和“四城”建设,统筹推进“布局文旅融合新发展、建构城市发展新框架、启动产城升级新引擎、共筑全域大美新格局、迈向社会事业新高度、开辟社会治理新路径”新一轮小城市培育的“六新”重点行动,在“后申遗时代”续写高水平发展新篇章,继续高质量地将瓶窑建设成为“文明圣地 航创之城”。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